ID: 2370356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3)

日期:2025-11-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3726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单元,检测
  • cover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第五章 环境管理质量检测 单元测试(湘教版选修6)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新华网厦门2011年7月31日电 厦门海域近日发生赤潮现象,暂未发现有毒赤潮藻类。截至7月30日晚,厦门海域赤潮面积从28日的约105平方千米减少到约20平方千米,赤潮藻类的种类和密度都有所下降。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l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对人体造成呼吸系统和眼部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3、4题。 3.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微风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4.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5.下列属于固体废弃物污染特点的是( ) ①污染过程长期、缓慢 ②污染途径广 ③污染范围大 ④易造成全球性污染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回收利用垃圾,要先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排除的是( )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今天,“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日常消费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用普通电池,多用蓄电池 D.尽量购买、使用绿色的物品 8.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吊白块” ④利用农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9、10题。 9.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0.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阅读莱茵河下游某监测站含磷化合物年平均浓度变化图,回答问题。(20分) (1)河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 。 (2)河水中磷含量增加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 (3)莱茵河流域著名的工业区名称是 。莱茵河磷含量的下降,主要得益于该工业区进行了 和 等措施。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大城市2002年7月8日、7月9日天气和空气质量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