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5556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同步作业-第6章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有解析)

日期:2025-11-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2327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组成,解析,形成,种的,变化
  • cover
第6章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一、单选题 1.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B基因控制)和红色(b基因控制)两种体色。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则该种群中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为( ) A.18%,82% B.36%,64% C.92%,8% D.43%,57% 2.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的人数情况如表所示,则这200人中,b的基因频率为(  )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 78 14 8 70 30 A.85% B.30% C.20% D.15% 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只有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受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为隔离一定能够形成新物种 基因型 AA Aa BB Bb 频率 50% 30% 64% 32% 某植物的花色有红、白两种,由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基因a或基因b纯合的植株均表现为白花,其余为红花。调查该植物某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频率,部分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35%,b基因频率为20% B.该种群中白花植物占23.2% C.a、b基因频率不同,可能与b基因控制的其他性状有关 D.若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则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5.为证明抵抗杀虫剂DDT品系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接触药剂后的定向变异,科学家设计如下实验:在每只培养瓶中放一只雌果蝇和一只雄果蝇,繁育一个同父同母的家系,如此繁育几十个家系。每一家系,即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都分成两半,在A、B两只瓶中分别饲养。A瓶中放一片有DDT的玻璃片,B瓶中不放玻璃片,饲养一段时间后,选择A瓶中死亡率最低的家系,将其B瓶中果蝇留下作种,重复上述过程。十多代后,可获得抵抗力比原来强百倍的品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DT直接作用于果蝇的基因型,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A瓶死亡率最低的家系抗药基因频率可能最高 C.抵抗杀虫剂DDT果蝇的出现发生在DDT使用之前 D.B瓶未接触DDT,排除了抗性个体的产生是由DDT引起的 6.人们为控制地中海蚊子的数量,每年在距海岸线0~20km范围内(区域A)喷洒杀虫剂。某种蚊子的Est基因与毒素降解相关,其基因频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Est基因频率是指在该种蚊子的种群基因库中,Est基因占全部基因数的比例 B.在区域A中,该种蚊子的Est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该种蚊子发生进化 C.距离海岸线0~60km区域内,蚊子受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相同 D.该种蚊子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7.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珊瑚礁内,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高压、无光的深海环境发现一种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超深渊狮子鱼的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海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基因型进行了定向选择 B.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近海岸的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高压、黑暗环境诱导超深渊狮子鱼发生定向基因突变,使与视觉相关的基因大量缺失 D.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的狮子鱼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 8.某沿海地区的海鸥物种的进化模型如图所示,其中a、b属于同一物种,a、c、d属于不同物种,甲、乙、丙为进化的三个时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地理隔离的存在,甲时期a、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 B.乙时期d形成的环节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C.丙时期的a、c之间只存在地理隔离,c、d之间不能自由交配 D.经长期自然选择,各岛屿海鸥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9.抗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