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5783

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33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37722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视频,八年级,历史,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新课导入 1948年冬,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带领村里的小车队,为前线解放军运送物资。临行前,他携带一根小竹竿当拄棍。每到一地,就把地名刻在竹竿上。最后统计下来,他经过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村庄,行程2500多千米。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广大农民为何踊跃支援解放军?这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怎样的关系? 唐和恩和他的刻有沿途地名的小竹竿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解放区土地改革 1.背景: 材料研读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农民》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毛泽东 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不均衡 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解放区土地改革 2.政策 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 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 拥护减租减息政策 抗战胜利后,为充分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决定把原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解放区土地改革 ①开始时间、区域: ②土地政策: ③土改文件: ④土改方式: ⑤土改总路线: 1947年 解放区 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 《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解放区的土地政策 3.概况: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六条 除本法第九条乙项所规定者外,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 ———《中国土地法大纲》(节选)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 —.解放区土地改革 4.结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工作和斗争,解放区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农具、耕畜、房屋等。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土地改革各地斗地主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5.意义: 农民支援前线 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农民送亲人参军 贫雇农占农村人口的70%以上,雇农(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 )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贫农(只有较少土地)是半无产阶级。他们深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土改中的主力军。中农是农村中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很不稳定,一部分人还受别人剥削。在土改中把贫雇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就是农村90%的人口结成的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土地改革 知识拓展: 回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我军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