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06748
3.7《设计和制作过山车》课件(18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190190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
,
课件
,
18张
,
PPT
,
教案
,
素材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和运动》的第七课,是本单元“物体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实践延伸。教材以游乐园过山车为切入点,通过“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的流程,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设计并制作过山车模型,探究轨道特点、坡度变化与小球运动的关系。课程强调“做中学”,既巩固了前几课关于“运动状态”“能量与速度”的知识,又培养了工程设计与团队协作能力,符合新课标“注重实践探究与跨学科整合”的要求。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设计与制作,进一步理解“物体运动与轨道形状、坡度的关系”, 知道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对小球运动的影响,以及坡度变化与小球运动状态的关联。 科学思维: 能结合已有知识(如坡度影响速度)分析过山车设计中的问题), 培养初步的工程设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实践: 能参与“制定方案—绘制设计图—搭建模型”的全过程, 学会测量轨道长度、调整坡度、衔接轨道,提升动手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完成共同任务。 态度责任: 在设计与制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优化设计, 增强创新意识和对工程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过山车设计要求,能制定方案并绘制设计图,合作完成符合要求的过山车模型(轨道总长2米以上、含直线和曲线轨道、小球不脱轨)。 〖教学难点〗 解决轨道衔接不顺畅、坡度不合理导致的小球脱轨问题, 确保模型稳固且小球能滚完全程。 〖教学过程〗 提出和聚焦问题: 1.根据课页,提出问题 展示游乐园过山车图片或视频, 提问:“大家见过过山车吗?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轨道有什么特点?” 2.聚焦: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后,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秘密 讲述新课 (一)明确任务 明确任务:“今天我们要分组设计并制作一座过山车模型,让小球能从高处自动滚完全部轨道。” 出示具体要求: 轨道总长在2米以上。 包含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脱轨。 与同学合作完成。 材料介绍:展示可选用的材料(如塑料轨道套件、卡纸、支架积木、软尺、细绳等),说明轨道长度可通过软尺或细绳测量。 (二)制定方案 小组研讨:引导各组围绕“如何满足设计要求”展开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过山车轨道设计成什么形状(如螺旋状、“S形”等)? 需要几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如何制造坡度(如调整支架高度)? 怎样保证小球不脱轨(如轨道衔接紧密平滑)? 设计方法指导:介绍两种设计思路: 方法1:用绳子在桌面或地面摆出轨道路线,确定大致形状。 方法2:在纸上绘制设计图,标注起点、终点,用实线表示上层轨道、虚线表示下层重叠轨道。 绘制设计图:各组根据讨论结果绘制设计图,要求: 标注起点和终点(用箭头+文字)。 明确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的位置。 注明轨道总长(估算)和坡度变化区域。 简单标注所需材料和数量。 方案分享:每组派代表简要介绍设计图,其他组提出建议(如“曲线轨道太多可能导致小球脱轨”),完善方案。 (三)实施方案 搭建指导:教师演示搭建要点: 从低到高搭建,先固定支架,再安装轨道。 先搭直线轨道,再衔接曲线轨道,确保接口平滑紧密。 用软尺或细绳测量轨道总长,确保达到2米以上。 调整支架高度制造坡度,高处为起点,低处为终点。 分组制作:各组按照设计图开始搭建,教师巡视指导: 若轨道衔接不紧密,建议用胶带固定或调整接口角度。 若小球脱轨,检查是否坡度太陡或曲线半径太小,引导调整坡度或轨道形状。 提醒小组分工(如1人搭支架、2人装轨道、1人测试小球运动)。 测试与优化:各组完成搭建后,用小球测试,记录问题(如“某段曲线轨道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3怎样学科学 课件(共17张PPT)(2025-09-15)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课 上好科学课 课件(共16张PPT)(2025-09-15)
第一单元《光》复习教案(2025-09-15)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设计(2025-09-15)
2025-2026学年 科学三年级上册 冀人版 期末测试卷 (有答案)(2025-09-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