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性必修二第2章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随季节或气候变化会呈现不同的季相 B.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能反映生物群落类型的差异 C.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对应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D.过度放牧会改变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但不会改变草原群落的优势物种 2.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C.图中表示的关系中,一方死亡,对另一方有益的是② D.大豆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3.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可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收集的小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中 4.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 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C.若加入以两种草履虫为食的生物,可能会改变两者竞争的结果 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黄鹂与柳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B.组成黄鹂、白鹭、柳的细胞,其边界均为细胞膜 C.黄鹂、白鹭、柳都是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D.黄鹂、白鹭、柳及其生存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了群落 6.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D.甲、乙、丙藻和螺等所有生物构成一个微型的群落 7.我国兴安岭北部的寒温带针叶林群落中,生长着落叶松、红松和冷杉等优势种,下列不属于优势种特征的是( ) A.优势种个体数量往往较多 B.优势种生活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强 C.不同环境条件下,优势种可能会发生改变 D.优势种对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影响不大 8.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群落的丰富度时,以所有样方内物种数的平均值作为估算值 B.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C.利用显微镜对酵母菌直接计数时,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D.跳蝻、鼠妇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用标记重捕法 9.我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行为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古书籍中也记载了许多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邺风 简兮》中记载:“山有榛,隰有苓”(隰指低洼地)既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环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C.《诗经 小雅 小宛》中提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的是螟蛉与蜾蠃两种生物之间的行为,这种种间关系实际上是捕食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