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9276

2.5 《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3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13495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影长的四季变化》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拓展探究课,聚焦“四季影长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联”。教材通过“查阅资料制作圭表模拟实验实际观测”流程,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导致太阳高度角变化,进而引起影长四季规律变化(夏季短、冬季长 )”,是衔接“地球自转(昼夜 )”到“地球公转(四季 )”的关键课例,培养“长期观测证据归纳”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四季影长变化”有生活感知(如夏季影子短、冬季影子长 ),但对“成因(地球公转、太阳高度角 )”的科学解释模糊。已具备初步资料查阅与动手实践能力,不过在“设计圭表观测影长”“理解太阳高度角与影长的关联”上需指导。学生好奇四季现象的成因,需通过“模拟实验长期观测数据分析”突破“直观现象→ 科学规律”的转化难点,构建地球公转的科学观念。 核心素养分析 (一)科学观念 通过模拟实验与实际观测,理解影长四季变化的成因(地球公转导致太阳高度角变化 );认识地球公转周期(一年 )与四季影长规律(夏季短、冬季长 ),构建“地球公转与四季现象”的科学观念。 (二)科学思维 分析“太阳高度角影长季节”的关联,推理地球公转对影长变化的影响,锻炼“现象→ 规律”的逻辑推理;对比四季影长数据,归纳影长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提升归纳与论证能力。 (三)探究实践 经历“查阅资料制作圭表模拟实验实际观测”完整流程,提升动手实践、长期观测与实证记录素养;学会用圭表等工具探究地球公转规律,养成严谨科学态度。 (四)态度责任 感受四季影长变化的规律性与科学探究的长期性,激发对地球公转的探究兴趣;理解科学规律需长期观测与证据支持,增强“尊重证据、持之以恒”的科学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制作简易圭表,通过模拟实验(手电筒模拟太阳 )与实际观测,探究影长四季变化的规律。 2. 理解影长四季变化的成因(地球公转导致太阳高度角变化 ),构建地球公转与四季现象的关联。 教学难点 1. 设计科学有效的圭表观测方案(体现“长期观测、太阳高度角变化” ),突破“短期模拟→ 长期规律”的观测难点。 2. 深度理解“太阳高度角与影长、季节的关联”,实现“模拟实验现象→ 地球公转科学规律”的推理跨越。 教具准备 圭表制作材料(硬纸板、木棍、量角器 )、手电筒(模拟太阳 )、四季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实验记录单、北京地区四季日出日落与太阳高度角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同一地点四季正午影子对比图(夏季短、冬季长 )”,提问:“为啥四季影子长度不同?和地球运动(公转 )有啥关系?今天用圭表探究‘影长的四季变化’!” 学生活动:观察影子差异,联系四季变化经验,猜想“太阳高度角变化导致影长不同”,激发探究兴趣。 设计意图:以真实四季影子差异导入,制造认知冲突(影长不同 ),聚焦“地球公转与影长变化”任务,唤醒前认知(太阳高度角 )。 二、讲授新课 (1)聚焦(5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教材“古人观察影长四季变化图”,提问:“古人如何发现影长四季规律?我们能制作圭表,模拟观测影长变化吗?” 引导明确“用圭表探究影长四季变化”的核心。 学生活动:观察古人观测图,猜想“圭表是测量影长的工具”,初步梳理探究方向(制作圭表,模拟+实际观测影长 )。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科学史场景,引发对“圭表观测”的好奇与需求,聚焦“圭表制作与观测”关键环节。 (2)探索(20分钟) 教师活动: 分组发放圭表制作材料,分步指导探究流程: ① 制作简易圭表: 按教材步骤,用硬纸板制作圭面(刻度线 ),木棍制作表(垂直圭面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