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3 地球的历史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分析地层、化石及其特点; 2.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火山爆发、板块碰撞等,要了解这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阅读课本第14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层?地层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化石?化石和地层有什么关系?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与化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具有层理构造 新 老 含有化石 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坏,破坏的产物(包括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地层 时间顺序 层状岩石 (层理) 沉积岩 化石 (生物遗体或遗迹) 下老上新 下低级上高级 下简单上复杂 同层相似 恐龙化石 鱼化石 三叶虫 古植物 科罗拉多大峡谷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 地层结构: 化石: 地层与化石之间的关系: ①结构特点: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②时间特点:一般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上新下老) (1)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2)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2)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1)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A B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一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可能一:化石4所在地层形成时期,B地发生了地壳抬升,地势高,未发生沉积。 可能二:化石4所在地层形成之后,B地地壳抬升,化石4所在地层被侵蚀掉。 1 2 3 4 课堂活动 地壳运动导致的隆起、凹陷; 气候变迁导致海侵、海退; 流水和风力侵蚀等 地壳运动导致的隆起、凹陷; 气候变迁导致海侵、海退; 流水和风力侵蚀等 生物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①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 ②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③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地层和化石就像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历史。 1.红褐色岩层的形成指示了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是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 C.沼泽环境 D.深海环境 2.柴达木盆地北缘呈现出明显的“下黑上红”的岩性差异,记录下了距今2亿~1.45亿年前不一样的柴达木。这说明此时段的气候变化是 A.变热、变干 B.变热、变湿 C.变冷、变干 D.变冷、变湿 (2023·江苏盐城高一阶段练习)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的某处地层呈现“下红上黑”,下部偏红褐色,揭示地层沉积时是较浅水的干旱炎热环境,而上部青灰色则表示是较深水的湿润环境。据此完成1~2题。 随堂训练 A A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若将地球46亿年时间的历史压缩成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人类出现的时间对应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刻吗? 课堂活动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人类是第四纪的时候出现的,第四纪约 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 地球诞生在46亿年以前,1小时=1.9亿年,由此推算人类在最后两分钟才登场。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注意各时期的海陆变化、生物演化、地质成矿等。 46亿 5.41亿 元古宙 太古宙 冥古宙 时间 海陆演化 生物演化 地质矿产 自地球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