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学习目标 二、重难点 1.阐明主动运输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2.举例说明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3.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释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主动运输的过程与特点。 2.胞吞、胞吐的过程。 ①气体:O2、CO2等 ②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③少部分水 ①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 ②大部分水 高浓度 低浓度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被动运输 所有物质进出细胞都是顺浓度且不需要能量的被动运输吗? 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高20-25倍。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不是 需要 普遍性 2.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3.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呢? 甲状腺 碘浓度低 碘浓度高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实例一 实例二 实例三 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 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 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 逆浓度梯度运输的实例: ① 梯度运输 ②需要消耗能量 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1)概念: 逆浓度(低→高) ②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 推动下,载体蛋白的 发生改变,将所结合的离子或分子从细胞膜一侧转运到另一侧并释放出来; (2)过程: ①离子或分子与 的特定结构结合; ③载体蛋白恢复 (可重复利用),又可以转运同种物质的其他离子或分子。 能量 空间结构 原状 载体蛋白 ① ② ③ 不同离子或分子的大小和性质不同,所以不同转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差别也很大,一种转运蛋白通常只能运输一种或一类离子或分子。 磷酸盐离子载体模式图 磷酸盐离子 H+载体模式图 H+ H+ (3)载体蛋白的特点: 具有特异性(或专一性) 与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结合 转运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可重复利用但具有饱和性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由170~240 万个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 成,肾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 资料:肾小球每天滤过钠约500g,每天尿液中排出3-5g。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仅为10mmol.L-1, 远低于细胞外。ATP为一种能源物质。 协助扩散, Na+顺浓度梯度且借助于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Na+ K+ Na+ K+ Na+ Na+ K+ ATP ADP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官腔 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1)肾小管管腔中原尿里大量的Na+以何种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请说出判断依据。 资料:肾小球每天滤过钠约500g,每天尿液中排出3-5g。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仅为10mmol.L-1, 远低于细胞外。ATP为一种能源物质。 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 毛细血管 Na+ K+ Na+ K+ Na+ Na+ K+ ATP ADP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官腔 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2)Na+以何种方式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请说出判断依据。 资料:探究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 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而是利用Na+浓度差的能量。但是Na+浓度差的建立是依靠Na+-K+泵的,而Na+-K+泵需要消耗ATP。 (1)图中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是何种方式? 图中葡萄糖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出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 (2)Na+-K+泵对葡萄糖的运输有无影响? 有影响。 (3)图中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否相同?并举例说明。 不同,如葡萄糖、Na+。 Na+-K+泵 ①直接型: 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通常称为泵(ATP驱动泵) (4)两类主动运输能量来源: ②H+泵 ATP驱动泵既是载体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