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 唐诗五首 王 维 使至塞上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盛唐的西北边塞 ——— 那里有大漠孤烟直插云霄,有长河落日熔铸地平线,更有一位诗人,正骑着瘦马行走在风沙之中。 他叫王维,本是朝堂上才华横溢的文臣,却因一场政治风波,被派往遥远的凉州慰问将士。这一路,从繁华的长安到荒凉的塞外,从簪缨华贵到风尘仆仆,他的心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他站在茫茫戈壁上,看到天地间那震撼人心的景象时,又会写下怎样的千古绝唱?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维的《使至塞上》,跟随他的脚步,去感受那份边塞的苍凉与壮美,去读懂一位诗人在人生低谷中的豁达与超脱。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结合注释梳理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韵律美和节奏美。 2、学会联系诗人的经历,理解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分析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思想情感。 3、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能结合意象分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等名句的意境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雄浑壮阔之美。 作者简介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王维(701年 —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 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代表作《山居秋暝》《相思》等,诗画结合,意境空灵,宋代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写作背景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前往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叙述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一、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五绝、五律。 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二、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 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 李益:《从军北征》 王之涣:《凉州词》 李颀:《古意》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三、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任务一:积累·识记字词和文常 四、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