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1318

3-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4559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教科,三年级
  • cover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可以分类的基础之上。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聚焦到物体的运动路线,认识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为了逐步加深学生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理解,本课安排了三个探索活动。探索活动一: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类,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学习做铺垫。探索活动二:借助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击球,引导学生画出物体的运动路线,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抽象概念。探索活动三:桌面飞球实验,引导学生通过预测、实验、交流和研讨,发现小球在桌面和冲出桌面时的运动路线不同,实现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从单一到综合的认知。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运动路线有一定的认识。例如,他们通过观察能够发现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有不同的运动路线。但在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时,学生往往采用的是生活化的词汇,还不会用直线、曲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另外,在观察活动中,学生往往只关注物体的个体特征,还不擅长运用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的思维模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科学用语;利用好轨道实体模型来帮助学生建构抽象的心智模型;结合生活事例不断启发学生的综合思维等,从而实现学生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较为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科学思维目标: 1.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 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探究实践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建立轨道模型、观察记录,体会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更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态度责任目标: 1.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形式。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难点: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地对物体的运动路线进行描述和记录。 【材料准备】 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PPT 出示立交桥上车来车往的图片] 教师提问:物体的运动会有不同的路线。看,马路上有许多车在行驶,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预设:马路上的汽车,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的,有的运动路线是弯弯曲曲的…… 教师小结:马路上的汽车有的是在直着走的,我们称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而有的汽车是在拐弯,运动路线是弯曲的,我们则称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板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设计意图:从“马路上车来车往” 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对于物体运动路线的思考,展示学生的前概念。在揭示本课学习主题的同时,也引出了探索活动中对于更多物体的运动路线的观察和描述。 2.探索 (1)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PPT 出示运动物体的图片] 教师提问:你能描述图中的过山车、老鹰、台球、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吗?可以边描述边用手比划出它们的运动路线。 学生活动: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预设:台球、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设计意图:通过感知并尝试用“直线”、“曲线”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类,为后面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学习做铺垫。 (2)击球活动 [出示蓝色小球和红色小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