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记载,四千年前后东亚地区的气候变得干冷,中原一西北区域的年降水量减少到450毫米至500毫米,湖泊减少,正适合耕地开发,以及黍、粟的种植和生长,中原—西北区域农业繁盛,为中华文明奠定了根基。这说明当时 A.早期国家的建立促进文明进步 B.气候变化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 C.中原地区已经获得了领先优势 D.中华文明呈现开放包容的特点 2.汉代的桑弘羊虽然推崇法治,但也常称引儒书,饰以儒术。他认为,“仁”与“刑”并非对立,而是交互为用;他用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说明“仁”“刑”二者之间相互为用的关系。这反映了当时 A.对西周民本思想的继承 B.礼法结合的色彩明显 C.道家思想对司法的影响 D.重视基层的伦理教化 3.三国时期虽延用五铢钱,但钱币上出现如“直百五铢”“直百”等文字,其面值以百倍提升;北魏新钱在标明重量之外还加铸了年号,诸如太和十九年(495年)的“太和五铢”与永安二年(529年)的“永安五铢”;北周铸币完全抛弃记重单位,如“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钱荒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B.货币的品类呈现多元化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D.各民族的交融深入发展 4.古代邢州是连接中原与北方的交通要冲。以下内容可共同印证,唐宋时期邢州 A.开辟了户籍管理的新途径 B.依靠便利交通助推商业发展 C.致力于细化基层统治范围 D.手工制瓷业具有重要的地位 5.康熙时期,当中西礼仪之争变得愈发严重时,在雅克萨战场失败的俄罗斯却在中国获得各种政治、经贸和宗教权利,获准在北京开设俄罗斯馆、建立东正教堂,每三年向中国派遣一支200人的贸易使团,但俄罗斯并没有被清朝列为“朝贡国”。由此可见,康熙时期 ①摒弃了原有的朝贡体制 ②对国际关系的认知发生变化 ③确立了“主权国家”观念 ④传统天朝大国观念有所松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854年,西方传教士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士大夫阶层构成整个中国社会体系的中坚,是大众舆论的领袖……对于他们,叛军……宣布他们的荣誉头衔无效和非法,抨击他们所珍爱的古代书籍,焚毁他们的公共藏书地。”这篇报道 A.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 B.可解释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C.表明士绅阶层决定社会秩序 D.反映太平天国政策西化明显 7.下表是1909年各省新式学堂发展的大致情况统计表。由此可知 A.维新变法的影响逐渐扩大 B.四川教育位居全国首位 C.清末新政推动思想解放 D.新式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8.1938年4月,周恩来就某报办报的总方针作出指示:要宣传团结、进步,“办出一份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要看,都喜欢看的报纸……要通俗易懂,精辟动人,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讲国民党不肯讲的话”。该方针的提出是基于 A.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B.应对国民党积极反共政策 C.土地改革即将开始 D.中共工作重心转移至城市 9.1952年4月,新中国参加了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并与法国、西德等签订了贸易协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与英国建立了贸易关系,随后还参加了法国、叙利亚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新中国的这些活动 A.活跃了社会主义经济 B.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D.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人民日报》新年社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