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5537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人无信不立》课件+素材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4次 大小:1178119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学习
    (课件网)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专题学习活动 人无信不立 新课导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个人必备的精神品质。今天,就让我们开展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来一起话诚信、觅诚信、学诚信吧! 学习目标 1、理解诚信的含义,积累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经典成语、人物故事。 2、注意身边有关诚信的事例,理解诚信的作用。 3、从生活小事做起,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品质。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信”的名言警句 [释义]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人,必定很少能够兑现。 ①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②无转其信,虽危不动,贞信以昭,其乃得人。(《逸周书·大戒》) ③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释义]不要改变诚信,即使危难也不动摇。正直诚信显著,才能得到人的鼎力支持。 [释义]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讲话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动就不会果敢。 ④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信”的名言警句 [释义]儒者认为金银珠宝并不值得宝贵,忠诚和诚信才值得宝贵。 ⑤人倍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⑥若有人兮天一方, 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中和乐九章》) [释义]人违背了信义,那么名声就不会通达。 [释义]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 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释义]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概许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诚信”成语我来填 一言九( ) ( )马难追 ( )守不渝 一言为( ) 言而有( ) 言行一( ) 一( )千金 季布一( ) 言出必( ) 鼎 定 诺 驷 信 诺 恪 致 行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诚信诗句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唐·李白)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唐·李白《侠客行》)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宋·王安石《商鞅》)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诚信”故事我来讲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但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任,并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