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1685

4.2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课件 (2)

日期:2024-06-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0404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新,科学技术,防灾,减灾,课件
  • cover
课件37张PPT。 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根据教材P86我国东北部干旱监测合成图像(2000年7月下旬)图找出我国重旱和中旱分布的地形区,并分析干旱发生的原因。 提示:(1)地形区:重旱和中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及东北平原。(2)自然原因:夏季风势力弱,使雨带北移速度减慢,导致我国北方7月降水较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加剧干旱。人文原因:该区农业发达,7月份正值北方农作物生长季节,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严重。2.读教材P87 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监测合成卫星图像图,图中黄色线代表什么地理事物?红色区域代表什么含义? 提示:黄色线代表河流;红色区域代表森林大火明火区。3.读教材P88 1998年夏嫩江地区水情监测合成卫星图像图,比较7月30日、8月27日、9月1日的水体面积变化,说明嫩江地区的水情特征。 提示:水体面积不断扩大。说明嫩江地区河流流量增加,洪涝威胁进一步加大。 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1.阅读教材P89 影响北京的沙尘暴监测合成卫星图像图,图中黄色区域为沙尘区,试分析北京沙尘威胁严重的季节和原因。 提示:由图中时间可推知北京沙尘威胁严重的季节和原因。季节:春季。原因:离沙源地近;春季多大风天气;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地表干燥。2.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9日夜间,北京终于迎来了今冬首场降雪。此次雨雪过程给干旱地区人工增雨雪带来了有利条件。目前,这些地区正积极行动,采用飞机、火箭、高炮等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这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技术? 提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进行人工增雨,缓解旱情。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在保护资源与环境中有何作用? 提示: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可大量开发新能源,从而替代部分常规能源,减轻能源压力;减少资源开采;利用清洁新能源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区别 RS(遥感)主要对灾害进行监测,是信息获取的途径;GPS(卫星定位)主要用于导航、定位;GIS是一个综合、分析、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分析灾害的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灾情大小等。【典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遥感技术重新测量后,科学家提出:长江变短了。最近,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度为 6 211.3千米,比公认的6 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主持测量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尽管这一数字的变化对长江沿岸居民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但反映了人们对地球了解程度的加深,并有可能成为国家更新重要地理数据的参考。”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材料二 长江流域发生罕见的特大洪水时,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受灾比较严重。国家利用飞机和卫星对该地区进行了遥感监控,获得了大量的遥感影像图,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制成了淹没地区分布图,图中淹没地区的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而且,在计算机中可对淹没面积按各种要求进行快速、准确的统计。 (1)材料一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哪种领域的应用( ) A.海洋 B.地质 C.水文 D.军事侦察 (2)根据以上材料,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3)简述遥感技术在洪水灾害预报上的意义。【思路点拨】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第(1)题,利用遥感技术对长江长度进行测量,属于水文领域。第(2)题,“站得高,看得远”,因此遥感感知的视野宽、范围大,而且受地理条件影响小。无论是航空器还是航天器,运行的速度都较快,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并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传输和信息处理,因此具有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第(3)题,遥感技术在对自然灾害的准确探测、预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1)C  (2)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资料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