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6879

1.4 设计小房子【教材解读】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620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设计,小房子,教材,解读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4设计小房子【教材解读】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知道造一座小房子需要考虑房子是否稳固、明亮、通风等因素,要实现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使用具备一定特点的材料来实现。 科学思维目标 ●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究实践目标 ●通过观察废旧物品(材料),初步完成小房子设计图。 态度责任目标 ●在整理废旧物品(材料)的活动中,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周围的物品,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对应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的第二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11.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第二点“知道有些材料可以被回收利用,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的第一点“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和“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的第二点“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本节课衔接前3节课“家”的情境,学生首次以“工程师”的角色参与科学学习,要尝试像工程师一样经历工程设计的过程。学习内容指向学科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人类活动与环境”“工程设计与物化”,同时指向“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跨学科概念。 本课情境呈现了两名小学生用废旧纸箱做一个小房子的生活情景,引出本课任务:用废旧物品(材料)造一座小房子。本课内容分为三个板块。明确任务板块,引导学生将任务拆解、分析、具象化。设计方案板块,指导学生根据已经积累的“造房材料研究”的科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满足所需实现的功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设计意图。拓展板块,学生根据设计补充所需材料,为下一节课的建造活动作准备。 学生对废旧物品很熟悉,他们也可能经历过处理家里废旧物品的活动,如作为垃圾处理、卖给废品收购站等,甚至也会改造后另作其他用途。但这些体验主要是把废旧物品仅作为物品进行处理,没有从材料的视角去思考废旧物品再利用时“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房子的设计图。 难点:根据实际需求绘制房屋设计图。 (四)教材解读 本课情境:两名小学生在自己制作的纸箱小房子里玩耍,这传达了一个信息:只要选用恰当的材料,小学生也能打造出一个自己的小房子,进而激发他们对建造房屋的热情。图中的文字还隐含了环保的理念,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的纸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明确任务:在建造小房子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过分关注美观性,而忽略了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材料特性来选择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因此,在明确任务阶段,对学生设计的房屋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用至少两种材料”,这促使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材料;“比较稳固”,则要求房屋主体材料比较坚固;“明亮”则意味着窗户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透光性;“通风”则指窗户应能开启,以保证空气流通。通过这样的任务设定,既增加了建造小房子项目的挑战性,也提醒学生在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材料的恰当应用,将房屋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气泡图中的文字体现了用户思维,表明学生建造的房子需要迎来特定的住户,这隐含了小房子设计制作的另一项要求———便于出入。因此,他们的“小房子”设计必须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 设计方案1:这一步需要学生整理收集到的材料。教材呈现的材料种类暗示了建造小房子需要使用具备特定属性的材料。将这些材料按类别排列在桌面上,便于学生观察和识别。此外,对材料的整理过程也是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特性进行回顾和巩固。 设计方案2:讨论环节是学生根据建造小房子的任务展开交流。小房子设计与建造以两人一组合作为宜,因此教材呈现了两名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