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严重的原因是( ) A.①地纬度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大 B.②地气候干旱,光照强,热量充足 C.④地农业不发达 D.②地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幅度更大 2.根据气候特点和农业发展状况,四地旱情最严重的地区及原因叙述正确的 是( ) A.①地降水较少,农业发达 B.②地气候干旱 C.③地降水最多,但季节分配不均 D.④地降水较少,春旱严重,农业需水多 (2012·临沂高二检测)下面为2011年9月我国某地区地质灾害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 A.火山和泥石流 B.地震和滑坡 C.滑坡和泥石流 D.地震和火山 4.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D.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5、6题。 5.我国此类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边境线分布 B.沿海岸线分布 C.沿纬线分布 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相交处 6.图中自然灾害点位所代表的灾害类型是( ) A.洪涝 B.台风 C.地震 D.干旱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8.据上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 ) 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10.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 B.5~11月 C.7~8月 D.6~8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2012年3月8日,云南发生森林火灾,明火点一度仅距昆明主城区40千米。下表为近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单位:次)。读表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12.读中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气候成因是_____ _____, 地质原因是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 (2)根据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有明显的一致性,试分析原因。 13.下图为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 _____ (湿润或干燥)的_____ (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 (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相同吗?为什么? (3)我国长江流域的_____、_____、重庆三座大城市被称为“三大火炉”。试分析重庆被称为“火炉”的自然原因。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A,2选D。第1题,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降温幅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晚。第2题,①地气候湿润,农业发达,干旱损失较小;②地纬度高,蒸发弱,旱灾较轻;③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但农业面积小,损失小;④地春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