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质量评估(四)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的危害进一步加剧,为准确了解自然灾害,更好地防灾救灾,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某河流卫星图片完成1~4题。 1.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地监测河流水位宜采用( )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 2.同是遥感图像,飞机图像清晰度高,主要因为( ) A.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 B.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 C.飞机上的图像比例大 D.飞机上的相片质量优越 3.要准确快捷统计分析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4.遥感技术优于人工探测的优点不包括( ) A.探测范围大 B.受地面限制少 C.速度快,周期短 D.全球性、连续性 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5~7题。 5.泥石流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形式,常造成山区严重灾害。若要设计泥石流预警系统,则下列哪项因素可作为预警的主要根据( ) A.气压 B.风速 C.雨量 D.温度 6.目前防御台风、地震、寒潮等自然灾害最重要的措施是( ) A.营造防护林 B.修筑防洪堤 C.加强监测预报 D.沿海居民内迁 7.有关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植树造林可以避免泥石流或滑坡发生 C.目前,人类通过监测能准确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震强度 D.目前,人类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对策可使人类避免地质灾害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几个学生被困地质灾害点,但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然后迅速转移到安全空旷的地方,最后顺利回家。根据材料完成8、9题。 8.根据材料,舟曲泥石流的发生说明自然灾害( ) A.具有不可避免性 B.具有频繁性 C.具有关联性 D.具有规律性 9.关于材料中反映出的正确的防灾方法是( ) A.注意观察 B.自救与互救 C.收听自然灾害信息 D.物资准备 10.读下图,图中反映我国主要的防灾工程的生态功能是( ) A.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涵养水源 D.调节径流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内蒙古自治区自2009年入冬以来连续发生寒潮、暴风雪天气,2010年1月24日开始,内蒙古中东部草原又迎来强沙尘暴、强降温降雪等灾害天气,导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赤峰市等地农牧业遭受巨大损失。内蒙古受灾人口达242万人,4.3万头(只)牲畜死亡,超过3 500万头(只)牲畜饲草料严重缺乏。 (1)说明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如果你是牧民,为了减轻寒潮、暴风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2.下图为我国某类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上图所示气象灾害类型并简析其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2)请你提出防治上述气象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13.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内蒙古和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被开垦的草地和荒地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为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_____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_____%。 (2)从气候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