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章末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为增强重庆未来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B.在山区大规模进行格栅坝建设 C.将山区全面改造成梯田 D.为保护山区,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 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3.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抵御的灾害是 ( ) ①台风 ②暴雨 ③风暴潮 ④寒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属于治淮工程目标的有 ( ) ①提高发电能力 ②提高防洪标准 ③改善航运条件 ④提高供水保证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为减少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危害,需要对台风进行监测、及时预警,才能防灾减灾。能 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手段是 ( ) A.RS B.GIS C.GPS D.人工观测 6.不属于GIS系统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是 ( ) A.可以建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 B.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 C.对防灾减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D.可以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 7.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发生时所能利用的躲避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的时间 8.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为及时获得震后汶川地图,及时采取救援,我国地震人员迅速采用哪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得三维图像 ( ) A.RS B.GPS C.GIS D.SOS 9.“混凝土谷坊”是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该工程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0.读下图(图中数字1代表工程性措施,2代表岩体,3代表不透水层),该工程性措施 主要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 A.滑坡 B.泥石流 C.地震 D.海啸 “三北”防护林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对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的三北是指 ( ) ①北京 ②西北大部分 ③华北北部 ④东北西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下列不属于“三北”防护林树种的是 (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硬叶林 D.灌木丛 13.四川省交通厅宣布对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运输抗震救灾物资的车辆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凡持有县级以上民政局或红十字会开具的运输抗震救灾物资通行函告单的车辆一律免费通行。“绿色通道”的开启,说明在受灾时应该 ( ) A.提高运速 B.优先保障应急交通线 C.恢复灾区的对外通讯 D.提倡用空运 14.关于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正确的是 ( ) A.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B.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 C.制定了《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D.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读“世界某区域某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等值线图”(数字越大表示频率越大),回答第15题。 15.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 A.飓风 B.台风 C.风暴潮 D.寒潮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 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