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7961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73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答案,试题,政治,月月,学期
  • cover
2024级高一6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2025.6.30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健全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是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进和保证宪法有效实施( ) ①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②能使宪法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 ③就必须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④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公平正义,是人民的殷切期盼。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责任制改革确立了“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原则,一系列重大冤错案件得到了依法纠正。这一改革矫正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观念,解决了诉讼中的“主客场”问题。材料表明,司法责任制改革( ) ①纠正冤假错案,夯实司法责任,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以人民为中心,是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的有效举措 ③推进宪法法律实施,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破解诉讼难题,加强司法保护,进一步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运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7万个,每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1800多万件次,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便捷度不断提升。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①确保公民的知情权,推动良法善治的实现 ②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获得及时的法律帮助 ③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有力举措 ④完善了法律体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在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 ①万物独化,物各自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②古之异俗,新故异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团队在探索“宇宙反物质消失之谜”时发现,中微子(幽灵粒子)的振荡行为遵循特定物理规律。这一发现证实,虽然反物质在常规观测中“消失”了,但它作为物质的一种形态,依然客观存在于宇宙之中,只是通过特定方式转化为了其他物质形态。这一发现最直接佐证了( )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会消失,但物质是永恒的 ②“幽灵粒子”是移入人脑的观念的东西而已 ③对“幽灵粒子”探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④物质与“幽灵粒子”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扎根于中国实际,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科学回答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时代课题。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历史使命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牡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成为他们笔下赞美的对象。 ★唐代诗人李正封通过“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以“国色天香”生动地展现出牡丹的美丽和香气。 ★唐代诗人刘禹锡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