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598

【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火把节音乐会》(情景表演)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0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格式,表演,情景,火把节音乐会,第一,单元
  • cover
《火把节音乐会》教学设计 课型:情景表演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的情绪的相同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月内容。 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者即兴表演,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火把节音乐会》是2024人音版新教材第一单元《幸福的歌》里的一节情景表演课。本节课中共设计了四项内容,分别是《乃哟乃》《彝家娃娃真幸福》《阳光下的孩子》《快乐的啰嗦》。以彝族火把节为背景,聚焦“祈福、丰收、团圆”三大主题,贯穿舞蹈、器乐、服饰等文化符号。要求同学们通过、奏、舞、演、画等方式来表现过年时的欢乐氛围。 3.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对这几首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并且通过学习也掌握了表现幸福的歌的本领,如摆手舞、彝族歌曲、对弹拨乐的认识和演奏动作的模仿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和表现掌握了储备技能。但二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暂,还需要老师不断引导,组织纪律,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序的完成合作表演。 学习目标 1.通过听、唱、跳、奏、创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以“火把节音乐会节目单”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完成“唱、舞、演、奏”四类节目创作,培养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 3.感受火把节的欢乐氛围,激发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理解彝族文化中“团结、祈福、欢乐”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团结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以“火把节音乐会节目单”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完成“唱、舞、演、奏”四类节目创作,培养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 学习难点:创造性地设计表演形式(如歌曲与舞蹈的融合、情景剧的情节编排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3.感受火把节的欢乐氛围,理解彝族文化中“团结、祈福、欢乐”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团结意识。 导入部分 1.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2.认真聆听理解。 1.视觉唤醒:播放火把节民俗视频(篝火歌舞、点火把、服饰展示),提问引导:“视频中人们在庆祝什么节日?你看到了哪些热闹场景?” “火把节里,音乐和舞蹈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文化铺垫:简单介绍彝族火把节的习俗(驱邪祈福、歌舞狂欢)与文化意义,引出本课核心任务———用音乐、舞蹈、演奏等形式体验火把节。 认真聆听 积极发言 观点明确 1.通过听、唱、跳、奏、创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以“火把节音乐会节目单”为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完成“唱、舞、演、奏”四类节目创作,培养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创作排练 1.聆听并接受邀请。 2.分组创作:学生自由选择“唱/舞/演/奏”小组,讨论表演形式。教师巡视指导(提供音乐素材、动作范例、剧情建议)。 小组排练:每组确定“节目负责人”,分工完成“演唱/舞蹈/台词/伴奏”任务,教师协助解决创意难点(如自制“火把”道具、简化乐器节奏)。 活动二:表演展示 1.献计献策,布置舞台。 2.分组上台表演。 活动三:评价 1.自由发言。 2.自由发言。 3认真聆听。 活动一:创作排练 1..角色扮演:展示“火把节邀请函”图片,教师扮演“音乐会主持人”邀请学生: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音乐会开始啦!带上你的节目,和彝族小伙伴一起欢乐庆祝吧!” 2.展示“节目单”图片,分解“唱、舞、演、奏”四大板块,引导学生分组选择并创作。 唱:《乃哟乃》小组合唱,可设计和声、加入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