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613

【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拍皮球》(唱歌)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47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格式,唱歌,拍皮球,上册,第二
  • cover
《拍皮球》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a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独唱或齐唱,能在演唱中加入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 b能按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a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与内容。 b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歌曲《拍皮球》为2/4拍,活泼欢快的情绪,全曲由三个乐句构成。根据儿童喜爱玩皮球的天性,作者在旋律中加入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很好地表现出花皮球蹦蹦跳跳的样子和小朋友之间玩耍皮球时“你拍拍、我拍拍”的有趣场景。 3.学情分析 1~2年级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爱游戏,爱玩小乐器。采用歌曲,图片,小乐器,比赛等综合手段,进行教学,循循善诱,激发潜力,引起思考,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尝试音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方式,会让学生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 二、学习目标 1.能用 弹性、短促的声音演唱歌曲,模仿皮球弹跳的声响特点(如“嘭嗵 嘭嗵”),表现游戏的生动场景, 2探索用不同声势(跺脚、拍肩)或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为歌曲伴奏,创编表现皮球节奏的多声部节奏组合。 3.通过学唱中国儿童游戏歌曲,理解音乐源于生活的创作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能用 弹性、短促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习难点:创编表现皮球节奏的多声部节奏组合。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观察老师模仿拍球的动作和图片回答。 2.朗读课题。 1.师:看老师在干嘛?谁来说说? 2出示拍球图片,引出课题。 认真观察 积极发言 1.能用 弹性、短促的声音演唱歌曲,模仿皮球弹跳的声响特点(如“嘭嗵 嘭嗵”),表现游戏的生动场景, 2探索用不同声势(跺脚、拍肩)或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为歌曲伴奏,创编表现皮球节奏的多声部节奏组合。 3.通过学唱中国儿童游戏歌曲,理解音乐源于生活的创作 新知新学 活动一:完整聆听 1聆听,思考并回答问题。2拍子,强弱。 2.随音乐拍节拍。 活动二:朗读歌词 1.再次聆听记忆歌词。然后自由回答。 2.尝试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模仿老师读节奏。 4.完整准确的有节奏朗读歌词。 活动三:学唱旋律 1.自读乐谱。 2.re la 跟老师模唱唱名。 4.自己视唱,让后跟着钢琴练习唱。 5.和老师接龙唱旋律。 活动四:学唱歌词 1.跟伴奏演唱歌词。 2.跟琴练习唱。 3.接龙唱词。 4.完整演唱。 5.自由回答。 6.有情绪的演唱。 活动一:完整聆听 1师:聆听歌曲,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随音乐拍一拍。 2.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请我们按照强弱,强弱的规律随着音乐一起来拍皮球吧,感受运动的快乐吧! 活动二:朗读歌词 1.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表现,我感受大你们运动时的快乐,那歌词里到底唱了什么呢?我们在来听一遍,看谁记的多。 2.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啊,几乎所有的歌词都让你们找出来了,为自己鼓掌吧。但这个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有节奏的把歌词朗读出来,可以吗?试一试吧! 3.师:还不错哦,很多地方都读准确了,但要注意下班这两句词的节奏,跟老师模仿一下,看谁学的又快又准确。 这一条要注意休止符休止 这一条要注意“愉”字两次的节奏和长短时不一样的。 4.师:同学们学的可是又快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