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新课导入 材料二 经过“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人,可到了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一 “白骨露于野外,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州牧割据 军阀混战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朝政腐败 社会动荡 东汉灭亡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如何?为何出现这一状况? 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人口锐减、民生凋敝 第16课、三国鼎立 2022版课程标准: 知道三国鼎立等政权更迭,理解政权分立下孕育着统一的趋势。 一、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 蒿里行 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思考: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原因是什么? 景象: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 原因、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 任务一:了解官渡之战的相关史事 活动1:阅读教材P92,了解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②招揽各种人才 二三子(诸位)其佐我明扬仄陋(发现推举那些埋没在下层贱业中的人才),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 ③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④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 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一、官渡之战 任务一:了解官渡之战的相关史事 活动2:根据教材结合视频,完成官渡之战的资料卡 一、官渡之战 任务一:了解官渡之战的相关史事 1、原因: 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方 2、爆发时间: 200年 3、交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4、结果: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最终获胜 5、特点: 以少胜多 6、影响: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一、官渡之战 活动2:根据教材结合视频,完成官渡之战的资料卡 任务一:了解官渡之战的相关史事 活动3:根据课本结合材料,分析曹操获胜的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制定了正取的战术方针。 ④重用人才,用人不疑。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任务二:了解赤壁之战的相关史事 活动1:根据课本结合视频,完成赤壁之战的资料卡 二、赤壁之战 任务二:了解赤壁之战的相关史事 1、时间: 公元208年 2、交战双方: 曹操VS孙刘联军 3、力量对比: 曹军20万VS联军5万 4、结果: 孙刘联军获胜 5、特点: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5、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示意图 活动1:根据课本结合视频,完成赤壁之战的资料卡 材料一: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作耀《曹操传》 材料二: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二、赤壁之战 任务二:了解赤壁之战的相关史事 活动2:结合以下材料思考,分析曹操失败的原因。 策略:孙刘联合抗曹。 这一策略促成了孙刘联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原因: ①长途跋涉,士兵疲惫,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疾病流行。 ②曹操骄傲自满,战略战术失误。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任务三:了解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措施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巩固东南)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赤壁之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