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书写和整理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也足足看了两个月! 新课导入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2.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了解两汉辉煌灿烂科技文化,感受中华文的博大精深;学习司马迁等坚韧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纸张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分别有什么缺点? 原始社会 殷商时期 西周时期 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汉 陶器刻划符号 龟甲、兽骨 青铜器铭文 帛书 竹简 不容易刻画,携带也不便 太昂贵 太笨重 纸术启文明--造纸术的发明 壹 西汉时期 东汉 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 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麻纸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人物扫描 蔡伦(?—121),桂阳人,年少时入皇宫做了宦官。他聪明伶俐,受到皇帝的赏识,被委任主管皇室的手工作坊。他监造的宝剑,坚实锋利又非常精巧。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造出既轻便又经济适用的纸。他曾被封为“龙亭侯”,人们便把用蔡伦造纸法制成的纸称为“蔡侯纸”。 1.发展过程: 纸术启文明--造纸术的发明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1.发展过程: 蔡伦用的造纸原料是什么 有什么优点? 纸术启文明--造纸术的发明 特点:传播时间久,传播范围广,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2.传播: 纸术启文明--造纸术的发明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造纸术传播的特点 造纸技术渐渐传遍整个欧亚大陆,使得一些中下层人士甚至平民也有条件获得知识和信息,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催生欧洲的文艺复兴。 ———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纸的出现是人类文字载体发展史中的划时代革命。两千多年作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材料,纸在保存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①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推动了欧洲文化知识的传播,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3.影响: 纸术启文明--造纸术的发明 结合材料说一说造纸术的发明有何影响? 人物 张仲景 华佗 时代 成就 地位 东汉末年 ①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③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并对症治疗; ④提出“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 ①擅长针灸、汤药、外科手术 ②发明“麻沸散” ③创编“五禽戏” 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医算农之辉--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阅读教材85-86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伤寒杂病论》书影 张仲景 华佗 1.医学: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取青蒿素大幅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研究思路得益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中华瑰宝, 守护健康。 与时俱进, 传承发扬。 医算农之辉--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思考交流:中医是否过时了?如何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1.医学: 贰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代表作: 成书时期: 内容: 地位: 医算农之辉--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2.数学: 注重实际应用,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