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5856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学案(有答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4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学案
  • cover
《古诗三首》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昼、耘、供、稚、漪”等5个生字,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能默写第一首古诗。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古诗填空。 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 _____,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 _____水满陂,_____浸寒衣。_____,_____。 2.解释字义。 供:_____ 傍:_____ 陂:_____ 二、课堂展示 1.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了解范成大。 _____ _____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_____ _____ (4)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_____ (5)在这些爱劳动的人们中,你最喜欢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 _____ 2.学习《稚子弄冰》。 (1)了解杨万里: _____ _____ (2)交流古诗大意。 _____ (3)自由朗读古诗,想一想:你觉得诗句中哪些地方很有趣? _____ _____ 3.学习《村晚》。 (1)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_____ _____ (2)谁能将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说说看? _____ _____ 三、课后巩固 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_____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 1.昼出耘田夜绩麻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忽作玻璃碎地声 草满池塘 山衔落日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2.供:从事 傍:靠近 陂:池岸 二、课堂展示 1.(1)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2)夏季 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3)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归来后在灯下把麻搓成线(搓麻绳);村里的青年男女都在各自为家庭承担责任。小孩子还不懂得耕田织布的事,但也在靠近桑树荫的地方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4)人们紧张的劳动生活。 (5)略 2.(1)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3)略 3.(1)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满满的,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2)略 三、课后巩固 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