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5936

第15课 秦汉时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8516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秦汉,时朝,科技,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秦汉时朝的科技与文化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的贡献、《九章算术》、司马迁的《史记》、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等基本史实。(史料实证) 2.初步了解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知道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认识到秦汉时期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一、造纸术的发明 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 战国时代 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缺点: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 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 1.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 在纸问世之前,古人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有什么优缺点? 一、造纸术的发明 2.问世 (1)时间: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特点:但这种纸质地粗糙,柔韧度不足,使用不便,成本高。 西汉纸地图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或地图。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上绘山、川、崖 路,是世界上最早的纸绘地图,也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纸张实物。 西汉、中国 地位: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一、造纸术的发明 3.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 缺点:质地粗糙,柔韧度不足,使用不便,成本高 4.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蔡)伦乃造意(想到一个主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原料: 优点: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旧渔网 宦官蔡伦,曾被封“龙亭侯” 造纸过程: 一、造纸术的发明 材料二: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摘编自德克·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 结合材料,分析纸的发明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东汉时,私学之风盛行,全国在校学生总数至少以数十万至百万计,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比用简牍更为方便、省时、省力。 ①对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②造纸术的传播,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一、造纸术的发明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纸的发明产生哪些影响。 1.医学:张仲景 时代 东汉末年名医 成就 ①《伤寒杂病论》 ②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地位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医圣” 河南南阳医圣祠 史料: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论 序》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谈到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背景时说: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论·序》 材料反映了张仲景怎样的精神? 材料研读 河南南阳医圣祠 关爱生命,济世救人 治学严谨,博采众长 坐堂医生 1.医学:华佗 时代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 成就 ①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