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8472

【核心素养】5.12.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案--苏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1074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生物,2024,苏教版,教案,核心
  • cover
/让教学更有效高效备课|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认识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功能,建立“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基础”的观念,理解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明确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于物质基础。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食物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现象,以及讨论“白菜叶是否含淀粉”“膳食纤维判断”等问题,培养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能力,能依据实验证据得出合理结论,区分科学事实与错误认知。 探究实践:能参与“揉挤面团验证淀粉和蛋白质”“按压种子观察油斑”“燃烧种子观察无机盐”的实验操作,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尝试设计“比较不同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方案,提升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和现象观察记录的探究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结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以及缺乏各类营养物质引发的疾病(如夜盲症、坏血病、佝偻病等),树立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营养健康,认识到科学饮食对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责任。 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揉挤面团、按压种子)和实例分析(奶粉营养成分表、常见食物分类),掌握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的主要作用及常见食物来源,理解它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通过对比实验(如白菜叶与面团揉挤后滴加碘液的现象差异)和原理分析,理解实验现象与营养物质特性之间的联系;通过讨论“膳食纤维是否仅存在于有纤维状残渣的食物中”,准确理解膳食纤维的作用及判断方法,纠正对膳食纤维的错误认知。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玻璃容器、试管、培养皿、白纸、药匙、纱布、刀片、镊子、酒精灯、解剖针、小麦粉、花生种子、小麦种子、碘液、清水、干燥的小麦种子、棕色瓶、滴管、高锰酸钾溶液)、PPT(包含文档中的图片、营养物质作用表格、实验步骤、练习题等)、富含不同营养物质的食物实物(瘦肉、鱼干、鸡蛋、牛奶、豆类、米饭、馒头、肥肉、豆油、花生、核桃、新鲜水果、蔬菜、海带、紫菜等)、“比较不同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方案参考。 提前准备好揉挤面团的演示材料,预做实验确保实验效果,排查实验安全隐患。 学生准备:预习文档中“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相关内容,初步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名称。每人准备1-2种常见食物(如苹果、面包、火腿肠等),用于课堂上讨论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记录自己前一天的饮食情况,以便课堂上分析饮食是否均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讲述:“19世纪,一位荷兰医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工作时,发现当地有些鸡出现腿脚无力的症状,这和当时人类‘脚气病’的症状很像。经过研究,他发现这种病和鸡长期吃精细加工的稻米有关,大家知道为什么精细加工的稻米会导致这种疾病吗?”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结合预习可能会提到“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教师进一步追问:“人体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新知讲授与实验探究(30分钟) 1.蛋白质、糖类、脂质(12分钟) (1)教师提问:“大家每天吃的食物里,比如早餐的馒头、鸡蛋,午餐的米饭、瘦肉,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预习回答,初步感知蛋白质、糖类、脂质。 (2)组织学生进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 ①分组操作:每组取适量小麦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双层纱布包住面团在清水中揉挤,观察渗出的白色物质;继续揉挤至无白色物质渗出,观察纱布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