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9631

满分密码:实验深度突破及考点提分训练(十四)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844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满分,质的,溶性,中难,粗盐,十四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提分训练(十四)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选择题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纯后的精盐仍是混合物 B.精盐中氯化钠的纯度比粗盐大 C.通过粗盐提纯实验可除去粗盐中全部杂质 D.该提纯实验不能去除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2.下列粗盐提纯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粗盐 B.溶解粗盐 C.除去不溶物 D.蒸发结晶 3.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玻璃棒使用错误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转移 5.如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④中量取水俯视读数对于计算提纯粗盐的产率没有影响 B.步骤⑤⑦⑧玻璃棒,但是作用各不相同 C.步骤⑧出现较多固体就应该停止加热 D.步骤⑥会用到三次,若三次都将物品和砝码放反对结果一定有影响 6.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可溶性杂质,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和②的顺序不能颠倒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Mg2+ C.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只含有碳酸钙 D.步骤④中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7.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不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二、实验探究题 8.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操作D中,称取10.0 g粗盐,需要补充的器材是   。 (5)精盐质量与粗盐质量的比值,称为产率。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9.中国制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古人从海水制盐主要有煮盐和晒盐两种方法,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都出于煎炼,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 (1)煮盐和晒盐等同于实验室中的    操作。 (2)从能源、效率或便捷性的角度考虑,煮盐有不受环境天气限制、较为方便等优点,而晒盐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 (3)通过煮盐和晒盐得到的粗盐通常含有泥沙及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某兴趣小组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图中操作Ⅱ是    ,可以除去    。 ②在溶解、操作Ⅱ和操作Ⅲ中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别分是    、   、   。 ③进行粗盐溶解操作时,甲同学认为不需要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水多或水少都没关系。你认可他的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 ④甲、乙小组同学用电子天平称得了以下实验数据。 粗盐的质量(g) 蒸发皿的质量(g) 蒸发皿+精盐的质量(g) 甲 5.0 50.4 52.4 乙 5.0 51.5 56.6 102% Ⅰ.实验小组称量精盐时连同蒸发皿一起称量,其优点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