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提分训练(五)过滤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过滤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玻璃棒末端要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B.过滤操作前应先让浊液静置,然后过滤上层清液 C.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D.过滤后的液体可能含有可溶性杂质 2.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食盐和泥沙 C.食盐水 D.铁粉和铜粉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可使滤液浑浊 B.改进实验方法后过滤,滤液仍然是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 C.澄清的滤液是混合物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为了使过滤更快 4.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装置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 B.过滤时,滤液不能高于滤纸边缘 C.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 D.过滤后的液体中可能会含有可溶性物质 5.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把天然水进行初步净化 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小卵石也起一定的净水作用 6.在日常生活的下列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 A. 捞饺子 B. 做豆腐要用纱布 C. 高速路边的铁丝网D. 沥茶水 7.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B.倾倒液体时烧杯尖嘴要紧靠在玻璃棒上———防止冲破滤纸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弄破滤纸 D.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防止滤液溅出 8.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实验小组利用普通漏斗、小卵石、细沙、活性炭、棉布等制作简易过滤器,并使用过滤器净化天然水。下列操作或评价合理的是( ) A.小卵石、细沙、活性炭、棉布等各种材料堆积越紧密,过滤速度越快 B.过滤时,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不具有过滤作用 C.用食盐晶体代替细沙比较卫生,过滤效果更好 D.反思:可在合适位置添加杀菌消毒层,使天然水净化程度更高 二、实验探究题 9.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 (2)过滤操作中液体液面必须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滤纸边缘。 (3)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 。 (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① ; ② 。 (5)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你同意该同学的看法吗? 。(填“同意”还是“不同意”)理由是 。 (6)若要制得纯水,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10.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仪器和用品如图。 (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制取氧气时,用a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 (填序号);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 (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如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是 ; (4)过滤时, (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其作用是 ,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 (填一种); (5)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 。 答案详解 1.C 【解析】A、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滤纸破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过滤操作前应先让浊液静置,然后过滤上层清液,能加速过滤速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