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2396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637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同步
  • cover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2024北京一模]小华同学制作了以下图示。他意在说明中国古代(   ) A.纺织工艺的革新 B.汉字字体的演变 C.绘图技术的进步 D.书写材料的改进 2.[2024许昌一模]东汉末年,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体现出中医发展的特点是(   ) A.矛盾与统一 B.继承与创新 C.差异与多样 D.开放与包容 3.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家多出身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4.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二列传。下列对《史记》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B.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D.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5.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以“人间地位的平等和财富的平均”为教义,得到了广大贫苦百姓的支持。这说明道教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时局动荡,民生艰难 C.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D.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6.[2024河南师大附中期末]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天花乱坠”等。这说明(   ) A.佛教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 B.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C.佛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D.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7.历史解释 [2024广州期末]东汉时期,除太学和地方公立学校广招学生外,私人教学之风也盛行,全国在校学生总数以数十万至百万计,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这说明汉代造纸技术(   ) A.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有利于艺术的发展 C.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D.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8.史料实证 [2024益阳模拟]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香囊中装有花椒、茅香、佩兰等药物,这些药物既适用于皮肤及环境消毒,又能矫正气味。材料表明汉代(   ) A.医药体系完备 B.药物知识丰富 C.提倡辨证施治 D.重视体育医疗 9.时空观念 东汉班固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下列事件在《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 A.武王伐纣 B.陈胜、吴广起义 C.“光武中兴” D.卫青北击匈奴 10.素养综合 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突出,推动了后世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论造纸】 图1 (1)图1所示人物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工艺,请写出他的名字及他所属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造纸术发明的时期,并分析造纸工艺改进的重要意义。 【学医术】 图2 (2)“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出的一种健身术。它的创编者是谁?请再列举一位与他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的著名人物及其著作。 【看文化】 (3)司马迁被后人誉为“文史祖宗”。你认为他获得这一美誉的原因是什么? (4)图4、图5所示的建筑物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请写出图4反映的宗教的起源地和图5反映的宗教的创立时期。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作业】 1.D 2.B 3.B 4.B 5.B 6.B 7.D 8.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香囊中装有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具有多种功效,这表明汉代药物知识丰富。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医药体系、救治方法、体育医疗等方面的信息,排除A、C、D三项。 9.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