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2886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9-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663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科,政治,哲学,必修,统编,高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主学习单 【学什么】 一、学习目标 1.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直接理论来源等历史条件,精准阐述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背景的认知,提升知识梳理与归纳能力。 2.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如实践观点是其核心观点,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以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培养哲学思辨与分析能力。 3.清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结合当下如 “双碳” 目标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时政热点,领会这些理论如何与时俱进地指导实践,树立政治认同,提升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无产阶级的壮大(阶级基础)、细胞学说等自然科学成就(自然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等理论来源,需准确记忆并理解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实践观点的核心地位以及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内涵,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与独特价值的关键。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熟悉各阶段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其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是学习重点。 (二)难点 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这涉及对哲学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深度理解,需要从哲学发展脉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点去把握。 2.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内在逻辑,科学性在于正确揭示世界本质和规律且经实践检验,革命性在于指导人类解放、改变世界,理解二者如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难点。 3.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需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下时政热点进行综合分析。 三、学法指导 1.史料研读法:查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背景的历史资料,如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具体事例、当时自然科学重大发现的相关文献、德国古典哲学等理论来源的经典著作片段,通过分析这些史料,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例如,研究 19 世纪欧洲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罢工运动资料,了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从而明晰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推动作用。 2.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时政热点新闻以及科学研究成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和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应用。比如,从我国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结合 2025 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相关举措),通过实地调研、精准施策(体现实践观点),最终实现大规模贫困人口脱贫(体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和强大生命力;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不断调整政策促进产业升级(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怎么学】 一、自学活动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时代背景探究:阅读教材及相关历史资料,了解 19 世纪中叶的社会状况。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频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如 1825 年英国爆发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生活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