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试卷二 物理学科 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用时60分钟。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25分) 1. 量子论的奠基人普朗克认为,科学的历史不仅是一连串的事实、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数学描述,它也是一部概念的历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 半衰期与物质的多少和时间都有关,可以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 C.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 轻核能发生聚变的条件是克服库仑斥力,而不是克服核力 2. 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光学现象和相应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是内窥镜,可以把光传送到人体内部进行照明,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B. 图是阳光下观察肥皂膜,看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干涉现象,实验时肥皂膜应水平放置 C. 图是单色平行光线通过狭缝得到的干涉图样 D. 图是用偏振眼镜观看立体电影,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3. SpaceX公司计划不断发射大量小型卫星,组成庞大的地球卫星群体,简称“星链计划”。但其部分卫星的轨道与我国空间站轨道有重叠,严重影响空间站的使用安全,有时就不得不做紧急避险动作,避免被星链卫星撞击的危险。如图所示,假设在地球附近存在圆轨道卫星和椭圆轨道卫星,A、B为椭圆轨道长轴的两端点,点为两轨道交点。A距离地心,B距离地心,距离地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和卫星的周期不相同 B. 卫星和卫星在点加速度不相同 C. 卫星在点的速度小于卫星在A点的速度 D. 若卫星在A点适当点火加速,即可在以A点到地心为半径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因为长时间行车一是驾驶员会疲劳,二是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使轮胎变热,有安全隐患。一辆汽车行驶4小时后轮胎变热,轮胎内气体温度也会升高,设此过程中轮胎体积不变且没有气体的泄漏,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此过程中轮胎内气体( ) A.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 速率大的区间分子数增多,分子平均速率增大 C. 内能增大,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D. 内能增大,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5. 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一均匀的光滑球,细绳跨过定滑轮使球靠在柱体的斜面上。设柱体对球的弹力为,细绳对球的拉力为。现用水平力拉绳使球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逐渐减小 B. 保持不变 C. 逐渐增大 D. 保持不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5分,全对的得5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共15分) 6. 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A处采用550 kV的超高压向B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 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 U。在保持A处输送的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改用1 100 kV特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变为 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 U′。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 A. P′= P B. P′= P C. U′= U D. U′= U 7. 一列简谐横波在t=1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分别为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为xa=0.5m、xb=2.0m、x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