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5646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301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声音,产生,传播,同步,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单选题 1.音叉发声的时候用手握住音叉,音叉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A.手吸收了声音 B.音叉停止振动 C.手反射了声音 D.手不能传播声音 2.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向正在播放音乐的音响纸盆中放一些碎纸,观察到碎纸不停地上下跳动。 A.①② B.只有③ C.②③ D.①③ 3.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 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4.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音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5.关于发声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体只能是固体 B.发声体只能是固体和液体 C.声源只能是固体和气体 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成为发声体 6.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C.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D.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二、填空题 7.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 8.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     产生的, 弹吉他的同学一只手弹奏,另一只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     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 减弱噪声。 9.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   。如果传到人耳的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超过0.1   (填单位),人耳就能将两个声音区分开。物理老师在教室里的说话声,   选填“有”或“没有”)形成回声。 10.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煤油(25℃) 1324 冰 323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铜(棒) 375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大理石 3810 请你从上表中总结出两条规律: ①   ; ②   . 11.敲响的音叉接触乒乓球能使其跳起,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同学们的耳中,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 敲击一个装满水的钢管在另一端能听到     次敲击声. 1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一切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却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属于    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是必须有相同的     三、计算题 13.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 (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多长时间 (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14.某人站在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4s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声速是340m/s,问当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船向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