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5670

4.2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6208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汽化,液化,同步,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汽化和液化 一、单选题 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层水雾,影响视线。这些水雾的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理现象(  )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2.炎热的夏天,汗水淋漓,用手抹一下,就会觉得凉快些,原因是(  ) A.手的温度比汗的温度低 B.抹去的汗水带走更多的热量 C.汗水抹开,有利于蒸发吸热 D.汗水抹开,阻碍了继续出汗 3.下表中列出了标准大气压下3种气体的沸点.现把这3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用液化后再逐渐提高温度的方法分离出来,则得到的气体的顺序是 (  ) A.氧、氢、氮 B.氢、氧、氮 C.氢、氮、氧 D.氧、氮、氢 4.在闷热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镇饮料。过一会儿,瓶子外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对其形成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周围水蒸气液化而来 B.瓶中水蒸气液化流下 C.由饮料瓶壁渗漏出来 D.由手指沾附到瓶壁上 5.2020年1月,武汉发生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该病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环境下30min可有效杀灭病毒,75%的酒精也可杀灭该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病毒的直径是100nm,则100nm=10-6m B.紫外线是可见光,太阳光中含有丰富的紫外线 C.降低温度后,病毒的存活时间会更短 D.酒精容易蒸发,蒸发吸热 6.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白雾是水蒸气 二、填空题 7.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和    。 8.小华和奶奶炸春卷时,不小心把筷子上的水滴入油锅,油星四溅,且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此时油的温度高于水的   点,水入油后,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突破油的包围扩散到空气中时,便发出响声。 9.如图所示,是一款疗伤喷雾,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内是常温下为气态的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   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J/(kg ℃)。 11.小明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   风,而右手感觉吹的是   风。(以上两空均填“凉”或“暖”) 12.如图是小曾设计的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