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 电赤汤则 额门课本.帮你夯文某础 一、积累运用 1.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枝头 知道 织布 B.看望 兴旺 忘却 C.暮色 募捐 描摹 D.喜鹊 退却 确实 (2)下列对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C.路转溪桥忽见(看见) D.望湖楼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3)下列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理解填空。 读诗词,赏美景。读到“明月别枝惊鹊, ”时,我们仿佛置身于有清风明 月相伴的夏夜乡村;读到“野旷天低树, ”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朦胧的秋 江暮色图:读到“ ,青山郭外斜”时,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的画面便展现在我们 眼前。 二、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诗句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是“ ”。他心中的愁是 (A.思乡 之愁B.忧国之愁),从诗句中的“ ”字可以看出来。 (2)下列诗词句中,与作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第一单元9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诗人看到的是 A.杏花微雨 B.绵绵细雨 C.牛毛细雨 D.狂风暴雨 (2)这两句诗描写的画面可以用四字词语依次概括为: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描写的景物主要有 和 透 过这些景物,我们仿佛看到了月光下惊飞的 ,也仿佛听到了 (2)这两句诗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夏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请你也选一处景物,用以动衬静的方法写出它的特点。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宿建德江》一 秋江暮色图 古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喜爱、赞美西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乡村生活宁静美好 岛优提合一牛发文市,帮提升能力 一、开阔视野 1.将下列含有“雨”的诗句补充完整。 (1)小楼一夜听春雨,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4)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工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联合国鼓励全世界对环境的认识和行动的主要工具。 自197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该日也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方面进展的重要平台。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领导下,每年有150多个国家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公司、非 政府组织、社区、政府和名人采用世界环境日品牌来倡导环境事业。 材料二:2023年世界环境日于2023年6月5日在科特迪瓦举办,主题是塑料污染的解决 方案。2023年是1972年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世界环境日50周年。在过去的五十年中,这一天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宣传平台之一。全世界有数千万人通过在线和亲自参与活动。 10语文六年级上册(R)部分参考答案 三、回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跳舞、唱歌、 第一单元 骑马主客联欢BC【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 解与概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考查的是 1草原 课文第4、5自然段的内容。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描写 「课本拓展 了蒙古族同胞和客人联欢的情景,所以思雏导图展 一、1.静寂平静安静静谧【解析】本题考查 示的是主客联欢时的情景;根据“敬酒”“唱民歌” 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静寂”指“沉寂无声”。“平 “套马”“掉跤”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