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8725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含解析)-26版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人教思想政治必修4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17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达标,检测,同步,必修,思想政治
  • cover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苏格拉底说:“哲学开始于对微小事物的疑惑。”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以上说法表明(  ) ①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抽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返回地面,带回月球背面土壤的宝贵样品。科学家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有望解开关于月球形成的历史以及为何月球正面与背面存在明显差异之谜,获取有关月球上已知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的时间基本信息,认识月球另一半的月壳组成,甚至可能认识月壳下面更深的月幔物质。据此可知(  ) ①对月球的探索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②科学的月球探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 ③世界是物质的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探索月球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毕达哥拉斯学派认定,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从一和二产生出无穷的数;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和以上观点体现的哲学原理不一致的有(  ) 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③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④心之所念皆成真,意之所向皆为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党,经受住了长期执政的考验,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将指引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见(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之科学”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对我国社会发展起支配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从先秦到唐代,秋天都是悲伤的。但到了刘禹锡这里,秋天却有了万丈豪情。《秋词二首·其一》是能够反映刘禹锡豪情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下列对该诗的分析合理的是(  ) ①诗词的内容是客观的,源自作者对当时所处环境的精神感受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诗人对秋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 ③意识对现实进行加工,诗人从秋天的事物中感受到万丈豪情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镜子,此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