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8982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41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课,基督教,兴起,法兰克王国,教案
  • cover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 教学目标 ) 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背景、核心教义,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发展、查理曼帝国的形成及分裂史实;梳理基督教与法兰克王国相互影响的历史脉络,构建历史时空框架。(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分析基督教教义、封君封臣制度条文等史料,理解基督教兴起及政治制度变革与法兰克王国崛起的必然性,提升史料解读与历史解释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理解古代王国兴衰与社会、宗教因素的关联,培养从历史发展中洞察文明演进规律的意识,增强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与政治互动关系的认知。(家国情怀) ( 教学重点 ) 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巩固;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 教学难点 ) 理解基督教与法兰克王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 “契约性” 与 “等级性”。 ( 教学过程 ) 情境导入 (一)导入新课 展示内容:展示基督教兴起、发展相关视频片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吗?你知道哪些跟基督教相关的故事吗? 提示:引导学生从 “犹太教” “中东地区”关联基督教起源;结合常识或预习内容,明确宗教起源地为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因其教义强调平等救赎,获得底层人民支持,发展迅速。 过渡语:公元 1 世纪,基督教在苦难中兴起,逐渐成为影响欧洲的重要宗教;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在与基督教的互动中逐渐崛起,形成了独特的封建制度。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基督教的兴起与法兰克王国的兴衰史。 探究新知 (二)新课讲授 1.基督教的兴起 展示内容:展示基督教兴起发展地图,标记起源地;基督教教义节选(“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态度变化示意图(镇压→承认合法→定为国教)。 教师提问:(1)基督教兴起于何时、何地?其创始人是谁?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何让这一宗教能吸引民众?(2)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什么?这些教义为何能得到下层民众的认同?(3)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基督教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时间 “1 世纪”、地点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 “耶稣”;背景从 “犹太人长期受压迫,渴望‘救世主’” 归纳。(2)核心教义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信徒平等”;认同原因:为苦难中的民众提供精神寄托,强调平等博爱的理念契合下层需求。(3)态度变化:从初期镇压→4 世纪初承认合法→4 世纪末定为国教;影响:基督教获得官方支持,迅速传播,成为欧洲主流宗教。 过渡语: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扶持下逐渐壮大,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成为基督教新的 “庇护者”。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巩固 展示内容:展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蛮族王国版图地图;克洛维画像;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场景想象图。 教师提问:(1)法兰克王国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者是谁?其建立的背景是什么?(2)克洛维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他皈依基督教的目的是什么?(3)这些措施对法兰克王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1)民族 “日耳曼人”、建立者 “克洛维”、背景 “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建立众多‘蛮族王国’”。(2)措施:皈依基督教、保留罗马大地主土地、赐土地给教会和部下、军事扩张;皈依目的:借助基督教权威强化统治,获得教会与信教民众支持。(3)作用:稳定社会秩序,扩大王国版图,使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王国。 过渡语:随着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分封方式已无法适应统治需求,一种新的封建制度 ——— 封君封臣制度逐渐形成。 3.封君与封臣 展示内容:展示封君封臣制度相关视频;封君与封臣权利义务对照表;“我的附庸的附庸,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