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9004

9 木兰诗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7107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木兰,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课时 1.了解乐府诗;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 2.理清诗歌中的故事情节,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 4.理解花木兰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目标 目录 01 情境导入《木兰诗》 02 知识讲解《木兰诗》 03 跨学科理解《木兰诗》 04 练习巩固《木兰诗》 05 课堂小结《木兰诗》 06 作业布置《木兰诗》 01 走进木兰的传奇世界 开启《木兰诗》的奇妙之旅 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特别的故事。有个女孩叫木兰,当时可汗征兵,父亲年老,她毅然决定替父从军。这一路上,她会遇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你知道哪些古代巾帼英雄?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英雄不只是男子。古代有很多了不起的巾帼英雄,像花木兰、穆桂英等。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木兰诗》,走近木兰这位英雄。 02 《木兰诗》知识探秘 走进《木兰诗》的文学世界 《木兰诗》文学常识揭秘 出处大揭秘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北宋郭茂倩编的,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背景全知晓 北朝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木兰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体裁巧认识 它是长篇叙事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读起来朗朗上口。 何为“乐府诗”?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乐府”。 乐府诗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乐府最初是掌管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民间文学的政府部门,后来经历代演变,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木兰诗》又叫《_____》,选自宋朝_____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_____。这首诗形成于民间,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_____》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检查预习 木兰辞 郭茂倩 乐府民歌 孔雀东南飞 朗读《木兰诗》,感受古韵之美 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工具呈现的《木兰诗》全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它的韵律和节奏吧! 这首诗基本上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例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朗读指导 03 跨学科探秘《木兰诗》 从不同学科视角领略木兰传奇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人+事: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这首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立赫赫战功后辞官还乡,与亲人团聚的故事。 齐读课文,整体感悟,概述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以分为三部分,最后一段附文: 按照以下提示划分: 一、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二、奔赴前线,十年征战 三、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四、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1、文章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提示:根据地点的转移来概括事件。 家中 (停机叹息) 家中 (征战准备) 途中 (辞家思亲) 战场 (征战沙场) 朝堂 (凯旋辞官) 家中 (亲人团聚) —详写 —详写 —详写 —略写 —略写 —详写 2、作者为何如此安排文章的详略?为什么? 提示:详写的部分用了那些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木兰的身份、性格吗? 在内容上: 在结构上: 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 ①突出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丰富了木兰的英雄形象,真实感人。 ②略写战争残酷,详写回乡团聚,隐含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追溯南北朝战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