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9094

【教学评一体化】第二课《我向国旗敬个礼》教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5928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一体化,第二,我向国旗敬个礼,教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2.我向国旗敬个礼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 分析 一、文本位置 本课隶属于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该单元是学生的入学启蒙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完成身份认同的转变,即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并初步建立对学校、对国家的基本认知和情感。 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它紧承第一课《上学啦》(主要聚焦校园生活体验和身份转变的喜悦),后续第三课《认识您真好》(重点在于熟悉校园中的老师与工作人员,学会求助)。因此,本课在单元中承担着从 “个人体验” 向 “国家认同” 升华的关键桥梁作用。 本课是整套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象征启蒙的起点。其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国旗、国歌,尊敬国家象征,并初步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下第一块基石。 二、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 每课内容分析 《我向国旗敬个礼》包含两个话题,即 “升国旗了” 和 “学唱国歌”。依据新课标要求,认识国旗并学唱国歌不仅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关键环节。 课时内容分析 第二课时延续第一课时的目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旗、国歌作为国家象征的理解与尊崇。 三、资源挖掘: 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和参加升旗仪式,讲授奏唱国歌的相关规定,既能强化学生遵守校园规章制度的意识,又能在他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助力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标 分析 “认识国旗”是《课程标准》明确的第一学段目标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主题的重要内容。国旗、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一年级学生对国家的认识是从国旗、国歌出发,进而在一系列思想教育实践中逐渐领会国家的政治属性,增进政治认同。本课引导学生观摩、参与升旗仪式,了解悬挂国旗、奏唱国歌的有关规定,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适应学校制度化生活,具有初步的校园规则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对他们进行国家观念的启蒙,从小培育和践行“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标准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以及“知识”三个方面定位本课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目标。结合本册教材所指向的生活领域以及课标总目标的要求,本学期应达到以下总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国旗的崇敬之情,深化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讲述国旗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落实“健全人格”素养要求。 2、能力与方法 通过视频观察、情境模拟(如模拟升旗仪式)和小组讨论,落实新课标“综合性学习”理念,强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3、知识 认识国旗的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掌握向国旗敬礼的正确姿势和升旗仪式规范。 学情 分析 已有经验:一年级学生刚刚踏入小学校园,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通过每周升国旗和国庆专题教育,学生们爱国热情高涨,渴望深入了解国旗知识,并愿以实际行动表达敬意与热爱。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 个性差异:一年级孩子对国旗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阶段。他们可能知道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星,但可能还未完全掌握升旗仪式的基本礼仪,也不一定了解其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补救措施:利用创设情境等方法,依托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兴趣,通过丰富的音频视频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国歌背后的内涵,培养爱国情怀。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认知与身份:“我刚上一年级,还不太会敬队礼,这样向国旗敬礼,我还算认真的吗?我能算真正尊敬国旗吗?” 2.动作与标准:“我敬礼时,手总举得不标准,和其他同学不一样,老师会不会说我不尊重国旗呀?” 3.场景与困惑:“在电视里看到升国旗要站得特别直,可我有时候站累了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