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 分析 一、文本位置: 《开开心心上学去》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作为教材的起始内容,旨在通过四篇课文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课“爱学习 爱书包”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能懂得课本的来之不易,学会爱惜书本;能知道自己收拾书包的方法。 二、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本单元针对儿童开始入学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悦纳自己,熟悉学校同伴,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入学适应教育。 每课内容分析:本课为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通过引导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上学心态。 课时内容分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上学啦,真高兴”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天上学的情景,感受自己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理解上学的意义,提升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体验上学的愉悦。第二板块“爱新书,爱书包”引导学生认识新书、爱惜新书,回忆家人为他们准备学习用品时的期盼,学会整理书包,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两个板块之间是递进关系,前一个板块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后一个板块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小学生这一新身份,同时还培养他们在小学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 资源挖掘: 1. 课件素材:《出逃的文具》音频、“小兔”卡通引导形象、书本的来历图片、学生情绪表现图(兴奋、紧张)。 2. 实物资源:“启航者勋章”贴纸、情绪卡片(画有开心/紧张表情)。3. 生活资源:学生进行现场整理书包比赛。 课标 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五大核心素养中的五个方面。 【政治认同】: 热爱国家,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感。 【道德修养】: 爱护自己的书包,爱护学校和班级,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 【法治观念】: 适应学校生活,掌握基本的课堂常规和行为规范。 【健全人格】: 感受自己身份的变化,初步了解学校的环境;正确面对新环境的挑战,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责任意识】: 学会整理书包和准备学习用品。 学情 分析 已有经验:对“上学”有初步认知,但理解肤浅,大部分孩子通过绘本、家长讲述、参观校园等方式,知道“上学”是去学校、背书包、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但他们对于“上学”意味着系统性的学习、规则遵守和集体生活,缺乏深刻理解。 个性差异:1.学前教育背景差异 2. 性格气质差异 3.家庭教养方式差异 4.认知与行为能力差异 补救措施:基于以上分析,教学不应“一刀切”,而应采取分层、分组、个性化的支持策略,帮助每一个孩子成功实现“上学”的过渡。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上学每天都能玩吗??” 3.“下课是做什么的?我可以跑吗?” 4.“为什么上课不能说话/不能玩玩具?” (对规则的不理解) 5.“我的书包放在哪里?这张桌子是我的吗?” (对归属感的寻求) 6.“我跟老师打招呼,老师没听见怎么办?” 7.“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对分离焦虑的直接表达) 学习 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学会爱惜书本,懂得课本的来之不易。【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2.通过观看视频,知道保护图书的简单方法。【责任意识】 3.通过现场比赛,学会爱惜书包,珍惜学习用品,养成自己书包自己收拾的好习惯。【责任意识】【健全人格】 学习 重难点 重点:爱惜书本,懂得课本的来之不易,知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