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类地行星火星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向着火星进发,目前已被火星捕获。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射成功前后均不是天体 B.与地球、火星所属天体类型相同 C.环绕火星飞行时与火星构成天体系统 D.发射过程中穿越小行星带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原因是( ) A.火星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外侧 B.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小 C.火星的卫星数量比地球多 D.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大 3.暂时未发现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火星无法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 B.火星附近天体运动杂乱,时常与火星发生碰撞 C.火星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 D.火星自转周期太长,温度昼夜变化过大 北京时间2024年5月10—12日,太阳爆发超强耀斑,使地磁发生强烈扰动,引发特大地磁暴事件。我国新疆阿勒泰、黑龙江漠河等多地都出现了绚丽的红色极光。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本次太阳耀斑爆发( ) A.使极光发生的范围扩大 B.增强无线电短波通信稳定性 C.使高层大气的密度降低 D.显著增加了太阳黑子的数量 5.极光( ) A.主要发生在低层大气 B.属于太阳辐射的常见形式 C.只是在夜间发生 D.预示卫星导航或将受干扰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又称天文辐射。仅考虑天文辐射,生物量和天文辐射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全球各月天文辐射总量随纬度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全球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 A.北半球夏季大于冬季 B.南半球冬季大于夏季 C.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D.纬度间的变化比较均衡 7.仅考虑天文辐射,我国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的生物量大小排序是( ) A.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 B.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 C.北京>哈尔滨>广州>南京 D.南京<北京<广州<哈尔滨 近年来,我国已有人认识到把人类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球圈层加以对待的重大意义,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一书中,5位院士写道:“我们提出地理科学系统理论,作为地理学的重大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与钱学森学说和IGBPⅡ理论框架的不同或创新之处,就是提出‘人类圈’,将人类与自然(环境)作为两个对等部分,研究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地球的圈层中(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上部 B.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 km处,物质呈熔融状态 C.外地核可能为液态,也可能为气态 D.生物圈是地球表层所有生物的总称 9.下列说法可以作为人类圈应独立于生物圈之外,是一个新圈层的论据的有 ( ) ①人类圈的基本功能是可自控的、非全闭合的生产和消费循环,而生物圈的基本功能则是近似闭合的生物循环 ②人类圈的进化实质上是文化进化,而生物圈的进化则是遗传进化 ③人类圈加速了生物圈的物种减少,生物圈负向反馈给人类圈 ④人类圈是由有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人构成,因而有自控能力,而生物圈则是在生物本能驱使下发生的变化 ⑤人类圈是由单一物种构成,而生物圈则是由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生物种构成,因而前者远比后者脆弱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下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 地震波W1能通过的地球圈层为( ) A.地壳与地幔 B.地幔与地核 C.地壳与地核 D.所有内部圈层 11.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向下传播时,速度都明显增加的不连续界面是( ) A.岩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