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9978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9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统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
  • cover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和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  ) A.重庆 B.南京 C.西安 D.广州 2.[2025·连云港模拟]据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65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77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 3. (史料实证)“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军事行动最能体现这一作战指导思想的是(  ) A.主动撤离,转战陕北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歼敌主力 D.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4.从1946年6月下旬到1947年6月,经过一年时间的酝酿,其间不仅有战略时机的选择,也有进攻样式的考虑,最后中央军委考虑由“渐进式”的进攻模式转变为“跃进式”的模式。“跃进式”的模式指的是(  )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与国民党军进行主力决战 D.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5. (跨学科·音乐)《歌唱土地法》是一首太行山民歌,抒发了翻身农民在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后的喜悦心情。这首民歌可用来说明(  ) A.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D.土地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果 6. (辽宁地方史)(2025·辽宁中考)某班级以“烽火军魂”为主题设计展板,以下板块中人物参加的是(  ) 英雄人物:梁士英 荣誉称号:锦州攻坚战“特等功臣” 主要事迹:1948年10月14日,他用身躯固定爆破筒,炸毁了挡在部队前进道路上的敌地堡,打开了进攻通道,使部队顺利完成歼敌任务 A.秋收起义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7.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体现了(  ) A.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B.党的忧患意识和革命精神 C.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当家做主与民族独立 8.以下是九年级(1)班同学观看的三部电影,它们共同反映了(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历程 二、非选择题 9.[2025·营口一模改编]毛泽东的智慧铸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在血与火交织的峥嵘岁月中,为中华民族点燃了改天换地的燎原星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探论断·知史证】 论断一: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论断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写出论断一出自的会议。(1分)毛泽东在哪次战争中提出了论断二?(1分) 【品诗词·论史事】 诗词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词二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诗词一概括了万里长征的艰难,请从中提取一件赞扬红军英雄气概的相关史事。(1分)诗词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2分) 【析文章·明史意】 材料一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二 抗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