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2025·鞍山高新区一模]下面是孙中山的部分经历,可用来佐证他( ) 1894年 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 1894年11月 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 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1905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建立革命政党 A.是变法维新派的领导人 B.是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 C.完成民主革命历史任务 D.实现中华民族主权独立 2.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扶清灭洋”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3. (跨学科·美术)(2025·广东模拟)漫画《望风而起》描绘了1911年的中国时局。画面中的“风”指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武昌起义 4. (教材母题·八上P49—50正文)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专制走向民主 5.[2025·天津模拟]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思想解放 B.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6. (高阶思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入同盟会者激增,“一日附者率数千”,趋炎附势之徒也竞相加入,借以获得进身之阶。这反映了( ) A.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B.辛亥革命潜藏危机 C.民生主义初步实现 D.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7.[2025·福建中考]某历史人物去世后,时人撰写挽联:“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鳌入紫泥。”这反映出当时( ) A.清廷压迫百姓 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C.军阀割据混战 D.封建制度业已终结 8.[2025·盘锦一模]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它反映的主题是( ) A.辛亥革命历史背景 B.封建帝制的新发展 C.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D.共和与专制的较量 9.1922年,四川省军费支出占本省财政开支的88%;1923年,湖北军费支出占本省财政开支的94%;1925年,河南财政支出是收入的2.1倍,察哈尔是2.9倍,四川是2.4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应是( ) A.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北伐战争的进行 C.北洋军阀的混战 D.国民革命的失败 二、非选择题 10.屈辱、抗争、探索交织成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清中叶以后,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2分)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救国方式的变化。(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