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1779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668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练习题,文化,科技,时期,编版
  • cover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历来关注农业生产,并对生产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以下对下图所示一书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之一 B.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对后世中医学发展有深远影响 D.反映古代世界最高的农业水平 2.《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就是平民百姓,“要术”就是生存之法。明代王廷相称《齐民要术》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可见,《齐民要术》突出了 (  ) A.艰苦创业    B.富国强兵 C.改革创新    D.民生为本 3.有学者说道,“祖冲之明确地指出了圆周率的上限和下限,用两个高准确度的固定数作界限,精确地说明了圆周率的大小范围”。祖冲之的这项成果 ( ) A.对后世农学影响深远 B.领先世界近千年 C.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D.有利于测验地震的方位 4.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贡献是 (  ) A.精确计算圆周率    B.制造千里船 C.创制《大明历》    D.制造指南车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文化,下图作品既有道 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  )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A.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C.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6.《洛神赋图》(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以三国时期杰出诗人曹植的《洛神赋》名篇为蓝本创绘出的,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家是 (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郦道元  D.顾恺之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表现出清新自然、朴实恬淡特点的文学成就是 (  ) A.曹操父子的诗     B.南方的民歌 C.陶渊明的田园诗    D.北朝的民歌 8.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9.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外国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中外交往,交流发展 C.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D.民族交融,古老悠久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交融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洛神赋图》    D.《黄帝内经》 11.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  ) 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锺繇和胡昭 12. 《齐民要术·种谷》中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反映出作者主张( C ) A. 改进生产技术 B. 发展商品生产 C. 遵循自然规律 D. 重视理论研究 13. 下图是1986年发行的纪念银币。这款纪念币是为了纪念祖冲之(  ) A. 第一个发现了圆周率 B. 最早提出圆周率算法 C. 算出较精确的圆周率 D. 制定出先进《大明历》 14. 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东晋皇帝在北郊祭祀时,发现某书法家写的祝文笔力遒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入木三分”的故事就此流传开。该书法家也因其杰出的书法成就被后人誉为“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