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3444

24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8924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列子》,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3.学会分析故事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话说以前有一个杞国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每天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课 堂 导 入 杞 人 忧 天 列 子 杞人忧天 (1)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     》。 (2)《穿井得一人》选自《      》。此书为_____ (朝代)秦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寓言 伊索寓言 吕不韦 吕氏春秋 战国末期 课前回顾: 杞人( ) 崩坠( ) 星宿( ) 中伤( ) 躇步( ) 跐蹈( ) 舍然( ) 充塞( ) qǐ zhuì xiù zhònɡ chú cǐ shì 预习检测: sè 因往晓之( ) 奈何忧崩坠乎( ) 充塞四虚( ) 若躇步跐蹈( ) 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懂得 古义:为何,为什么 今义:怎么办 古义:处 今义:空虚、虚假等 古义:你 今义:如果 身亡所寄( ) 其人舍然大喜( ) 通“无”,没有 同“释”,解除,消除 预习检测: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 定语后置,应为“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之)人” 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间,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华夏族学者,周朝郑国圃田(今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战国前期道家学派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作 家 作 品 《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主张清净无为,相传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歧路亡羊》、《九方皋(gāo)相马》、《纪昌学射》、《齐人攫(jué)金》、《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作 家 作 品 文 题 解 读 杞,周朝诸侯国。题目的意思是“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题目简单扼要地概括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②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④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⑤其人/曰:“奈/地坏何?” ⑥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⑦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者。 释义: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以至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担心 崩塌 陷落 通“无”没有 废止、停止 所寄:容身的地方 寄:寄托,托付 梳理文意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释义:另外又有一个为这个杞国人所担心的事而担心的人(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气体。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