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4067

1.3《金属》课件(19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39419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金属,课件,19张,PPT,教案
    (课件网) 01 情境导入: 身边的“金属朋友” “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金属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金银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02 探究金属的性质 观察 CATALOGUE 铜棒 铁棒 铝棒 铜丝 铁丝 铝丝 不借助工具,你能区分它们吗?(引导观察颜色:铜呈紫红色,铁呈银白色,铝呈银白色但更轻)” 观察金属的光泽 用砂纸轻轻打磨金属棒表面,观察有什么变化。 安全提醒:砂纸朝一个方向打磨,避免碎屑入眼。 观察金属的导热性 将铜棒、铁棒、铝棒同时放入热水中,1分钟后用手触摸另一端。再换木棒、玻璃棒、塑料棒来试一试。 安全提醒:只摸未浸入水中的一端,避免烫伤。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观察金属的延展性 观察金属的软与硬 03 比较金属的异同 分析铁制品和铝制品的优点 o 铁制品:坚硬、耐磨,适合做铁锅(导热好)、铁钉(固定作用); o 铝制品:轻便、耐腐蚀,适合做饮料罐(易加工)、门窗(轻便耐用)。 拓展其他金属用途 铜导电性好,适合做导线 银耐腐蚀、有光泽,适合做首饰 延展性极佳,适合做金币、首饰 04 金属是一种资源 金属大多从矿物中提炼出来,而地球上的矿物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 金属的回收 作业:我的金属的回收行动 家里有哪些废旧金属制品?如何分类回收? 05 拓展延伸: 金属“创意工坊” 金属小制品 这些制品用了金属的什么特征? 用铝丝弯的小自行车 铜片做的小书签 请你用废旧金属材料(如易拉罐、铁丝)设计一个小制品,说明用到了金属的什么特征。 布置任务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单元 3.金属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课题 金属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及要求 1.3 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 1~2年级⑤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认识金、银、铜、铁、铝等常见金属,能说出金属名称; 描述金属的主要特征(有光泽、导热性好、有延展性、坚硬等); 了解铁制品和铝制品的独特优点,知道金属从矿物中提炼,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科学思维 能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区分不同金属的特征差异(如铝比铁软); 能结合实例推理金属特征与用途的关联(如铁坚硬适合做工具,铝轻便适合做饮料罐)。 探究实践 通过“砂纸打磨、热水测试、锤子敲打”等实验方法,探究金属的特征; 能记录实验结果,用规范语言描述金属的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特征; 参与“金属制品调查”活动,收集身边的废旧金属制品,了解回收方法。 态度责任 感受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细致观察、规范操作的实验习惯; 初步形成珍惜金属资源、主动参与废旧金属回收的环保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认识金、银、铜、铁、铝等常见金属,能描述金属的主要特征(有光泽、导热性好、有延展性等)。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1.理解金属特征与用途的关联(如“铁坚硬耐磨,适合做铁锅”);2.认识金属资源的有限性,理解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 教学 准备 铜棒、铁棒、铝棒(各3根)、常见金属制品(钥匙、铁锅碎片、铝箔、铜导线、银饰图片); 砂纸(每组2张)、小锤子(带安全提示)、烧杯(装热水)、镊子、“金属特征记录表”; 金属矿物图片、金属提炼过程短视频、废旧金属回收流程图、回收标志图片。 教学过程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