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课 古代文化与科技成就 丽泽中学 匡虹 教材内容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课讲述了古代欧、亚、非地区的文化成就,是世界古代史部分精神灵魂的浓缩,是世界古代史生动、鲜活的内容补充。“文字的产生”一目,介绍了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和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文学戏剧”一目,介绍了古希腊的史诗和悲剧:它们用简洁精炼或华丽细致的写作手法,赞美人性,歌颂英雄,凝聚了人类的思想精华,至今焕发着耀眼的魅力;“科学技术”一目,介绍了古希腊的科学家以及世界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纪录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反映着时代的盛衰,鲜明地体现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学习过程中,要通过不朽的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些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我们今天要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以开放的态度,尊重、理解、学习并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楔文字和象形文字,了解这两种文字的特点,认识字母文字的演进过程。通过运用图片或表格形式观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的能力。 2、列举出《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古典文学戏剧作品,感受它们的艺术魅力。 3、列举出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尝试找出它们的特点,了解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和图表辨认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分析字母文字的演进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2、讲述几个古典文学戏剧作品中的故事,观看古代建筑有关图片或视频,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文字在实践中产生、发展,以及古代欧亚非地区的典型文化成就,认识到世界很多地区和民族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些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 2、钦佩德才兼备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激发主动探求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是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天方夜谭》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阿基米德的成就。 2、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广、头绪多。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古典文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故事法、阅读法、启发法、提问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古代文化与科技成就 人类文字的产生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戏剧 1、《荷马史诗》———英雄的传说 2、希腊神话 3、悲剧《俄底浦斯王》 4、《天方夜谭》 三、科学技术 1、科技成就: 阿基米德:杠杆定律,悬浮定律,被称为“数学之神” 亚里士多德:“百科书式”的学者 2、建筑成就: 巴黎圣母院,帕提侬神庙,罗马万神殿,耶路撒冷圣岩堂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所要使用的课件包括:自制ppt课件。 教学设计与过程: (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小就学习写字,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得出结论: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师:既然文字这么重要,同学们知道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吗? (投影)通过图片和阅读此节让学生初步了解文字的产生,知道楔形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最早的文字;字母文字的演进过程。 设计意图:从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类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教师活动:展示楔形文字图片(《汉谟拉比法典》),组织学生阅读第一段,提问:为什么叫楔形文字?它是什么人创造的? 学生回答: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