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7020

【议题式】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653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议题,1.3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的图文分析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相关著作。 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通过《马克思的穿越之旅》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辩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公共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欢迎来到特别课堂!开始前先做个思维热身。听关键词:“工会”,代表劳动者团结维权;“律师家庭”,意味着思辨正义的成长环境;“普罗米修斯头号迷弟”想追随英雄带来光明。这几个词能让你想到谁 学生回答:马克思 师:今天要聊的正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卡尔·马克思 那时候的小马立志要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带给人间火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总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科学的? 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缘何破土?———历史背景与实践根基 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领航?———科学性与真理力量 议题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赓续?———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第一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缘何破土?———历史背景与实践根基 议学情境一:图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18-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政治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波仍然激荡在整个欧洲;在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高歌猛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只能靠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一无所有的产业工人。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后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但全部失败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小组讨论后绘制“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背景”思维导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绘制“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背景”思维导图。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并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以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阶级性。 议学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背景”思维导图 议学小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必然结果。 (4)社会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2、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身由解放的道学币店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