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7026

【议题式】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431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议题,世界,物质性,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理解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物质性。 2.通过嫦娥1号到嫦娥6号星辰大海永不止步中探寻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原因 3.机器人“摄影师'拍下嫦娥六号月背“证件照中认识意识的本质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及其规律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发展道路的认同。 科学精神: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客观物质性,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公共参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中的伦理与社会责任,树立科技创新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难点】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本质上也是物质的产物”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确定》并阅读材料 20年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我国建立起完善的探月工程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探月之路。从首幅高分辨率全月图到首幅月球剖面图再到月球背面自动采样,中国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探测数据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为月球、地球甚至太阳系的早期演化的研究提供线索为世界带来更多新知。 思考:那么,月球是怎么形成的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总议题: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从“月球的起源”说起 议题一:从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中分析自然界的物质性 议题二:从嫦娥1号到嫦娥6号星辰大海永不止步中探寻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原因 议题三:从机器人“摄影师'拍下嫦娥六号月背“证件照中认识意识的本质 第一幕:自然界的物质性 议题一:从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中分析自然界的物质性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并阅读材料 关于月球起源,有一种假说称,月球是早期地球受到行星尺度撞击后分离的碎块凝聚形成,没有经历过板块运动、风化等改造,能记录自其形成以来的完整演化历史。相关研究可以为月球、地球甚至太阳系的早期演化的研究提供线索,为世界带来更多新知。研究团队对嫦娥六号月背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月球背面也存在克里普物质层,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样品中玄武岩成分相似,表明月球形成初期应存在全月尺度的岩浆洋。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并提出形成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巨大撞击可能改造了该区域的早期月幔,为探索月球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小田改大田,高处土往低处推高标准农田反而种不活粮食?有些田地很难改造成高标准农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1)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的玄武岩,验证了全月尺度月球岩浆洋假说。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月球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自然界是不按照人们的意志演化、发展的,不是神创造的,神创论是属于唯心主义。 (2)月壤、玄武岩是看的见摸得着,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们都是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无论他们是否看得见、摸着着,都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的客观存在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这个特性我们称之为客观实在性。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二者是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议学小结: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 因此,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创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