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9272

14.2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 (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62561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九年级,2024,科版,物理,学年
  • cover
第十四章 内能与热机 第2节 物质的比热容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 1.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结合转换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会进行简单的吸热、放热计算。5 知识点一: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 观察与思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将一壶水与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 一壶水吸热多 因此,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将一壶水烧开和烧热,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 100℃ 50℃ 烧开时吸热更多 因此,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铜块 铁块 【思考】物体吸收热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使相同质量的铜和铁升高相同温度,需要的热量相同吗? 实验目的 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取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热源加热,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升高的温度大小。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做中学 实验器材 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等。 实验视频 实验数据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 m/g 液体初温 t1/℃ 液体末温 t2/℃ 加热时间 t/min 液体吸热情况“多”或“少” 水 300 20 30 12.3 多 水 150 20 30 6.2 多 食用油 300 20 30 6.1 少 食用油 300 20 25 3.1 少 分析与论证 用相同的热源,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比食用油长,表明水吸收的热量多,水的吸热能力强,即不同的物质吸热本领不同。 小 结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通常相同;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通常不同。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1. 比热容 比热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用字母 ???? 表示。 ? 想一想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不同。那么应该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科学家对以上现象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由此揭示出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被称为比热容。 2. 单位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读作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知识点二:物质的比热容 3.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 ????=????????(????2?????1) 当物体温度降低时,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 ????=????????(????1?????2) Q 表示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 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 t1 表示物体的初温度,t2 表示物体的末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4. 物理意义 反映了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 表1:常温常压下一下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c/J·kg-1·℃-1 物质 比热容c/J·kg-1·℃-1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约0.84×103 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蓖麻油 1.8×103 汞 0.14×103 砂石 约0.92×103 铅 0.13×103 (1)物质不同,比热容也不同。可见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因此可以利用比热容进行物质的鉴定。 (2)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吸热(放热)本领的不同,比热容大的吸热(放热)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