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9881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5301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政治,哲学,必修,统编,高中,社会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社会历史的发展自主学习单 【学什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精准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明确二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深刻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清晰界定改革的性质、目的与作用,能区分改革与革命的本质差异;结合2025年时政热点(如数字经济改革、乡村振兴深化),准确对应知识点,避免概念混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分析社会领域的变革(如2025年工业互联网对企业生产组织的影响),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解读政策调整(如数字经济立法);学会从“前进性与曲折性”视角评价全球治理事件(如2025年气候合作进程);提升“材料—原理”对应能力,能撰写150字左右的时政分析短文,强化辩证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解我国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增强对2025年国家重大改革举措(如国企混改、县域经济改革)的政治认同;树立“改革攻坚”意识,认识到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培养面对困难的理性态度,自觉支持国家发展战略。 二、学习重难点 类型 具体内容及解析 重点 1.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2025年数字技术提升→企业“扁平化管理”普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合理分配制度→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安全法》修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完善的监管体系→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2.改革的性质与作用:明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非根本否定),目的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如2025年国企改革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难点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易混淆“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人与人的生产关系,如企业股权结构)与“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意识形态,如反垄断法规),需结合具体案例对比辨析。 2.社会发展总趋势中“曲折性”的理解:易忽视“前进性是总方向,曲折性是过程”(如2025年全球碳中和目标下,部分国家因短期利益退出合作,体现曲折性,但低碳转型仍是总趋势)。 3.改革与革命的差异:易误将“改革”等同于“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根本制度变革,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是和平、局部调整,如2025年行政审批简化)。 三、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法———锚定2025时政,具象化抽象原理: 针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聚焦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超60%”的时政,分析“数字生产力提升”如何推动“生产关系调整”(如企业从“层级管理”变为“项目制协作”,分配从“固定工资”变为“绩效+股权”); 针对“改革”:结合2025年“县域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分析改革如何解决“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如县域国企与乡村合作社联营,完善上层建筑中的“乡村振兴扶持政策”)。通过“时政案例→原理匹配→逻辑梳理”,避免死记硬背。 对比归纳法———梳理易混点,构建清晰认知。 【怎么学】 一、自学活动 第一目: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任务1: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从2025产业变革看规律 第一步:明确概念内涵。阅读教材,划出“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产关系三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用“2025年智能农业”举例: 生产力:农民(劳动者)、无人机(劳动资料)、农田(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土地集体所有制(所有制)、“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农民+合作社+企业”协作关系(人与人关系)。 第二步:分析“决定与反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