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末培优选拔·语文卷 命题: 审题: 温馨提示: ①本卷考试时长为100分钟,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②全卷满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请你在答题时力求书写规范、工整。 一、班级开展以“寻觅古籍意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阅读小余关于古代文体知识复习的心得,完成题目。(5分) 文载道,诗言志。治学严谨的中国文人早就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并不仅仅有对话、演说、史传,此外还有智性的,甚至是理性的:如“说”,虽然智性很强,但是往往以“巧喻”为基础,其动人之处在于审美性与文学性,典型文章有《爱莲说》;“论”则是比较严格的理性文章,为非文学性质,所论皆经国之大业,以全面为上;“表”虽为政治应用文,奉chéng① 给皇帝的文书,但可以抒情,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先秦文章的审美性质还处在胚芽形态,这就是说,它并不纯cuì② ,文学的审美超越性和文告的实用理性并存一体。 (1)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与“史传”的“传”读音相同的一项为( ▲ ) A.薪火相传 B.不见经传 C.以讹传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_ ②___▲____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上述材料中的加点字。 【课内链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①治:____▲_____ ②并:____▲_____ 2.小姚梳理了旅途中诗人们的行迹,并整理成表格,请你填写古诗文。(10分) 梳理话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旅中思乡, 欲以鸿雁托书。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行将离乡, 方知友情难舍。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繁华落幕, 相遇足慰平生。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想象未来, 淡化眼前凄苦。 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回望长安, 不觉涕泣涟涟。 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请你阅读古代诗歌,完成第3—4题。(5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页,共六页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于苕溪(今浙江吴兴)。 3.本诗的( ▲ )点明了隐士处所的大致位置。(2分)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4.小余认为:这首诗妙在虽然没有直接写到陆鸿渐本人,但却让读者窥见其风貌。请你结合诗句,说说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 _____▲_____ ◎请你阅读寓言,完成第5—8题。(19分) 宋人学盗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无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下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无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有删改 【注】州闾:指乡里的乡亲。 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自宋之齐请其术 ____▲_____ 喻其为盗之言 ___▲_____ 以国氏之谬己 ____▲_____ 盗天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